皇城根

82

字體:16+-

北京人還是挺把中秋當回事兒的。那一輪圓月,年年都為他們圓圓滿滿、無缺無憾的生活理想帶來慰藉。中秋又是北京一年中氣候最好的時節:晴空萬裏,纖塵不飛,金風送爽,瓜果飄香。特別是中秋之夜,長天渺渺,明月如盤。清輝流淌,舉目澄澈。這時候你到胡同裏走一走、聽一聽吧,四合院裏不時傳出笑語歡聲——老人們在說古論今,年輕人在調侃逗趣,孩子們在嬉鬧撒嬌……你會發現,盡管北京人不再拜月,也不再請“兔兒爺”,但他們仍然在以傳統的、富於人情味的方式來生活。

三世同堂的金家,自然要比一般的人家更傳統一些了。中秋節的晚飯,一定要吃合家的團圓飯,這和別人家倒沒什麽兩樣。這團圓飯上,一定要有螃蟹,這就屬於老北京講究人家的老習慣了。北京人的老理兒,什麽日子吃什麽,是有點講究的,這講究到了後來,已經到了儀式化的地步。“冬至餛飩夏至麵,數九打頭兒的涮鍋子,八月十五蟹正肥,交春兒就啃脆蘿卜。”交春兒啃脆蘿卜,俗謂“咬青兒”,其實交春兒還不光要“咬青兒”,舊曆二月二,還得吃春餅呢。因此,這段民謠,還不足以概括一年到頭北京人吃的儀式的全部。就看金家的菜譜,正月初一的餃子是必吃的,端午節的粽子,臘月初八的“臘八粥”,那民謠還都沒提到呢。金家的老老少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這“吃”的儀式和對家庭親情的關注聯在一起了。吃春餅,吃粽子,喝臘八粥,最理想的,當然是全家人無一不在,若有誰實在回不來,他的那一份是必定要留給他的。沒趕上一塊兒吃粽子、喝臘八粥的那一位,一進門,那話題必是:“給我留臘八粥了嗎?”回答當然不會讓他失望。不了解北京人、北京文化的人,或者會認為北京人怎麽這麽在乎這一口吃,其實,出門在外的人,想著家裏的這一碗臘八粥,意味著他惦著這個家。家裏人留下這一碗臘八粥,意味著他們惦著那位出門在外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