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情

第二十一章 寻知音

字体:16+-

不觉间,被秋风染黄的田野,又在冬霜里改变了颜色。晚稻收割完了,做绿肥用的红花草,刚刚萌芽,富有的田野,顿时变得空旷、荒芜起来。

儿子出差去了,这几天,杨亚玲一个人住在这三舍一厅的一套房间里。每天下班回来,连个和自己说几句话的人都没有,太寂寞了。每天晚上,她都没有睡好。晚饭后,本该去串串门子,找合得来的、相好的人去扯扯谈。可是,她想去的地方,不便去;便去的地方,她又不想去。因此,下班回来,她就死守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心里不免怅然、慌乱。

昨天,黎黎结婚了,她送去了一份礼物,却没有去参加他们的婚礼。送礼,她一则是看在康大东的份上,二则呢,自己是工会的女工干部,而黎黎是矿上的女职工。不去参加婚礼,是因为那天晚上,黎黎总逼着他爸爸和方萌复婚,这一直在杨亚玲心里留着一个阴影。想起它来,她心里就不舒服,好象喉咙里吞了一个苍蝇似的。而且,还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火来。这火不一定是全对黎黎来的,但又不能说一点对黎黎的成份也没有。

她今天听人说了,昨天晚上黎黎的婚礼,康大东没有出席,坐着小车到矿务局去了。她从侧面了解到,他到矿务局去并没有什么大事,完全可以留在矿里参加黎黎的婚礼的,他却借故出去了。本来也是,一双离了婚的父母,怎么好同时出现在女儿的婚礼上呢?

黎黎结婚了,一个恼人的问题更加紧迫地摆到了她的面前,逼着她去痛苦地思索,逼着她必须刻不容缓地去采取行动。那天晚上,自己和康大东在龙溪河岸,谈他的退与留,本想要坦率地问一问他的态度,在自己和方萌之间,他到底选择谁。是慌乱中,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忘了?还是觉得当时的气氛,不宜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她现在想来,真后悔呵!你不抓紧,人家可是抓得挺紧呵!可以猜测到,这一段时间里,方萌对康大东,一定采取了各种方式的感情进攻和感情围剿。然而,康大东则一直按兵不动。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他心中有我杨亚玲吗?是呵,自己得赶快采取行动,去争取,去夺得这个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人。快五十岁的人了,脸上爬满了皱纹,脸皮该厚一些了。可是不,却还是那么的薄,在康大东面前,总是不敢戳破那层纸,总是不敢把自己那颗心,捧到阳光下来,捧到他面前去。他呢?也“狡猾狡猾”的,不主动一点,不痛快一点。他是男子汉呀!这类的事情,本应该由男人来出击的。有首山歌唱道:“世上都是藤缠树。”是呵,哪有树来缠藤呢?唉,唉……真折磨人呵!

吃完晚饭以后,她想连夜坐火车去一趟矿务局。下班的时候,她留心察看了一下,康大东还没有回来。也许,今晚他还会呆在矿务局,应该开门见山地去问他一句话了。同意,就马上结婚。两个人都快五十岁了,还等到什么时候去呢?要是自己赶了去,他又坐车回来了呢?岂不是扑一个空?到底怎么办呀?杨亚玲很是为难了。

是不是先打一个电话问问看?电话往哪里打呢?招待所?还是老局长家?他和那位老局长,可是交谊深厚。有什么苦水,爱找他去吐;有什么喜悦,爱找他去说;有什么困难,爱找他去叫。听说,老局长这次也准备退下来了。心里是不是也有点不轻松?干部再大,都是人呵!总有正常人的情感,正常人的苦恼和欢乐。她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康大东的心里也结着一个砣砣。要他从现在的岗位上退下来,有千百种感情汇集在他的心里,磨得他心儿痛呀!自己本应该给他一些抚慰,给他一些温情,给他一些……让他从这些苦恼、慌乱中解脱出来,可是……唉,唉,我算他的什么人呀?用什么身份去抚慰他呵?

电话摇了一回,又一回,总是占线,摇不出去,真令人心烦。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反正,去矿务局的火车,是晚上十二点从矿区小车站开,现在还不到八点,早着哩!过一会再摇吧!

她从枕头边摸起了一本书,书名《生死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江浙地方一个女人记述她和她的心上人长达十年的痛苦而甜蜜的恋爱经过。这十年中,他们经过了种种波折,最后终于幸福地结合了。没有想到,结婚刚两年,丈夫给她留下一双儿女,就猝然去世了。这个女人在她丈夫去世三周年的时候,出版了这本书,以作心灵的花束,献给她去世的丈夫。行文朴素、流畅,很有真情实感,第一次读它时,她还淌过泪。这泪水,一小半是被文所动,替前人担忧;一大半,则是触景生情,联想自己三十多年的苦思苦恋,而动情生悲的。然而,现在她再次捧起它来读时,却索然无味了。她心里太乱了,太乱了呵!

“砰!砰!”有人敲门。

“谁呀?”

“杨姨,是我,黎黎呀!还有我妈妈,看你来啦!”

是她们母女俩?来干什么呢?该不会给自己出难题吧?杨亚玲心里咚咚地跳,早知是她们母女,应该不答话就好呵!她们敲敲门,没人应,以为没有人在家,就会离去。现在,自己已答了话,接了腔,怎么办呢?请不请她俩进来呢?难道能拒绝不见她们吗?不行呀,不行!

“呵,是你们母女呀。我就来开门了。”杨亚玲终于走过去开门了。

“杨姨,昨晚你为什么没来呀?我妈直批评我,说我不懂事,没有和小宋专门来请你。”黎黎说着,领先进屋了。她身后,除了方萌以外,还有新郎公小宋。一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

他们仅仅是来给杨亚玲送喜糖的呢?还是另有别的事呢?或者两者兼之呢?

“杨姨,吃吃我们的喜糖呀!”黎黎将一包糖粒子、桔子、花生、瓜子,双手捧着,大方地递给杨亚玲。

“黎黎、小宋,真要好好祝贺你们。昨晚上,你阿姨身体实在不舒适,没有吃饭就上床躺下了,没有来参加你们的婚礼,对不起你们。”

“杨姨,你身体现在好些了吗?”

杨亚玲点了点头:

“还有一点不舒服。”

“去医院看看吧,我现在就陪你去。”

“不了,不了,也许明天就会好的。”

“杨涛还没有回来呀?”

“没有哩!”

黎黎嘴巴子好,话甜又多。进屋以后,基本上只有她和杨亚玲对话,方萌插不进嘴去,小宋是外单位的,不熟悉,就更不用说了。

稍稍坐了一会,黎黎和小宋起身告辞了,他们还要去拜访一些人家。把妈妈方萌留在这里。看来,他们是借送喜糖之名,将方萌送来。方萌还有什么事情要和杨亚玲谈。

黎黎和小宋走后,屋里的气氛更尴尬了。杨亚玲一时找不出话来和方萌说,方萌也不知从哪里说起好。

两人默默地坐着。

过去,她们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有过很深的友谊。杨亚玲从地区机关回到矿里以后,见康大东已组织了幸福的家庭,爱人方萌也很不错。她很欣慰。当然,她也有惆怅,有嫉妒,但她很快就克服了。接着,十年动乱里,康大东遭难,她又支持方萌,并陪同她进京上访……方萌以后的事,她就不能原谅了,她开始憎恨她了。四年前,她陡然间回到这矿里来了。杨亚玲对方萌的感情,就更加复杂了。两个女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心照不宣的争夺……

今晚,她来找自己做什么呢?杨亚玲在心里揣测。同时,又在心里思谋着,自己如何对付她,回答她可能向她提出的那样这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要求。她心里很焦急。她还要给老康挂电话,甚至要到矿务局去找他。现在,方萌的到来,把自己这一计划,全打乱了……

方萌仍然没有开口。显然,她动身来这里之前,把要说的话,不知在心里反复想过多少遍了,编得是多么圆滑的了。然而,一走进这间房子,一坐到她的面前,方萌的心里,就乱套了。预先想过多少遍的话,一句一句地临阵脱逃了。

一个难堪的局面,留在这间房里……

这天夜里,康大东就赶回矿里来了。杨亚玲幸巧没有去矿务局找他,否则,将扑一个空。

回到家里,薇薇正独自一人坐在桌边吃晚饭。

“爸,你吃了吗?”

“吃了。”

“准又是在镇上吃的面条。”

“就你神,这么会猜。”康大东望着女儿笑了。

不一会,薇薇吃完饭了,她给康大东端来一盆热水,请他洗脸。康大东搓洗着毛巾,迟迟没有拧干擦脸。看来,此时此刻,他心事重重。

“薇薇,你到你姐姐那里去看看,看你妈在不在那里。我想去,也该去看看他们,祝贺他们呀!”

“胆小鬼!”薇薇朝爸爸做了一个鬼脸,跳跃着出门了。

很快,薇薇回来了,进门就是一声:“报告爸爸:平安无事!”

康大东看着这个调皮、开朗的女儿,痛苦地笑笑,便出门了。

他来到黎黎和小宋的新房,看了看新房里的摆设。家具齐全,样式新颖,而且调摆、搭配得十分得体。对黎黎的婚事,他没有插手,没有过问。现在,女儿的新房里这样琳琅满目。从中可以看出方萌的精明干练。

“请理解你们的爸爸吧!”康大东怀着歉意,握了握小宋的手,又握了握黎黎的手,心事重重地出门了。

“爸爸,坐一坐呵!”黎黎追出来喊道。

“不了。爸有事。”

“爸,你还没有吃女儿的喜糖呀!”黎黎见爸爸硬要走,赶忙回转身去,抓了一把糖粒子,塞给康大东。康大东稍微迟疑了一下,接住了。他鼻子一酸,眼睛也湿润了。

从黎黎家出来,康大东没有回家,往办公室走来了。

他剥了一粒糖,放进嘴里。这是女儿的喜糖呵,应该甜。可是,不知怎的,康大东却感觉不出糖味来,说不清是个什么味。是这糖不甜呢?还是自己的口里没有味呢?他没有去细想了。

这些日子里,干起工作来,他依然那样风风火火,泼泼辣辣。可是,当他一旦从工作中钻出来,一丝丝不宁的思绪,又象泉水一样,从心的各个部位漫浸出来,占满了他的整个心房。

他忘不了李小丁放农忙假那一次,把自己弄得骑虎难下的十分难堪的情景。偏偏在这个时候,李副矿长要他去找李小丁谈谈,要他们多超一点产,保住全矿完成任务。这,叫自己怎么好去做他的工作呢?这不是去求他吗?

正在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十分窘迫的时候,李小丁走进他的房里来了。

“是你?”康大东很意外。

“康书记,我的检讨。”

“检讨?”康大东由意外到吃惊了。

“那一天,我对你很不尊重,又拒不执行上级的指示,擅自给矿工们放了假……”

“别说了!别说了!现在,你们不是完成任务了吗?报了喜吗?”康大东很有愧地制止李小丁。

“报喜归报喜,检讨归检讨。老书记,你就收下我这份检讨书吧!”

康大东心情沉重地接过了李小丁的检讨书。就在这份检讨书的尾末还写着,李小丁和他们一班人,决心超产五千吨,保住全矿完成任务。这件事,对康大东的震动太大了,他感到,后生真是可畏呵!第二天,他就通知组干科,把那份选拔干部的上报材料,向矿务局党委和省厅党组报去。

材料上报两三个月了,上级一直没有批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上级有什么样的考虑呢?这批年轻干部,是直接上台唱主角,还是先上台当当配角,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带一带呢?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认识是顽固的。连杨亚玲的劝告,他也听不进。他总觉得,尽管李小丁他们干出了几件出色的事,但毕竟还不成熟。自己呢?虽然已经五十四、五岁了,但身体还硬朗,精力还充沛,还能干呵!先把他们提上来做做副职,带上三年、四年后,自己老了,他们也成熟了,岂不更好?

昨天夜里,他在矿务局老局长家里坐到十二点多,谈到十二点多。他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把这个想法全盘托了出来。老局长也还不到六十,但他已经给省委写了报告,要求离休。他估计报告很快就会批下来。所以,他已把自己的工作,全部交给才四十出头的、一个刚从工区主任兼工程师提拔上来的副手了。这几天,他就准备到全局每个矿区跑一遍,做一次“告别旅行”。老局长听完康大东的话,沉思了一下,这样说:“你这是从你们一个具体的矿来看问题的,从一个局部来看问题的。同志哥,我们要站到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理解透我们党的这个战略决策呵!历史,从来都是这样,是后一代,胜过前一代,后一代,把前一代打倒!就按你的话说,你身体好,再干三年、四年,带他们三年、四年,让他们变得成熟。可我看问题会恰恰相反,你干三年,带三年,他们不一定成熟,你早退下来三年,放手让他们去干三年,他们就成熟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使他们变得成熟。三年后,李小丁、杨涛他们才多少岁?才三十一、二岁啦!这可是人生最精华的年岁啦!上次局党委会议上,大家还建议将你留下来,再干一、两年。我个人的意见,我的同志哥,还是早一点把他们推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吧!”

老局长这一席话,把他的心搅动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波浪,一齐在心里翻腾。他在金龙口煤矿,干了四十多年。十二岁,就在这里当童工,矿山解放他解放。他在这里当劳模,在这里入党,在这里当干部。“**”以来,他也是两进两出金龙口了。第一次被打倒,第二次被打倒,心里都没有象现在这样痛过。那时候,自己是被别人打倒的,心里不服这口气,倔强多于痛苦。是带着一种坚强的信念离开这里的。现在呢?正当自己干得最得意的时候,正当自己准备再拚搏一场的时候,却要自己来把自己打倒,自己挑选出优秀的年轻人,来接替自己,来把自己打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道理的痛楚,有一种说不出道理的慌乱。尽管,从大道理上来说,他也懂,也理解。特别是在和老局长聊了整整一个晚上以后,他在心里似乎想清了,想明白了,准备立即退下来了。然而,这感情上,却还偏偏和自己闹别扭。就象一个产妇,生小孩之前,有一种剧烈的痛苦。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艰难的呵!一种新事物、新思想的诞生,也是艰难的呵!

“砰!砰!”有人敲门。边敲边喊:“老康!老康!”

谁?这声音这么熟悉。呵,是黎焕之呵!这老兄,什么时候从北戴河跑回来了?休养的时间,好象还没有到呵!看来,他又是开溜回来的。

康大东连忙起身去开门。

“老康呵!”黎焕之把一双粗壮的大手伸了过来。

“你在家辛苦了呀!”

“你;什么时候到矿的?”

“一个小时以前。”

两人手拉着手,互相端详着。几个月不见,都有些变化。黎焕之疼爱地说康大东又瘦了几斤肉。康大东则欣慰地对黎焕之说,北戴河的水,养胖了你。“看来,你的老胃病,这一回一定是养好一些了。”

黎焕之笑着连连点着头:“我看你,也快一点把肩上的担子卸下,找个地方去疗养疗养。”

“我?”康大东怔立片刻,痛苦地笑了笑。

“老康,你我应该服老了。”

“是吗?”

“要相信年轻人,一定比我们干得好!”

“你,真的这样放心?”

“放心!”

黎焕之十分肯定地点点头。突然,他问:“新班子,上面还没有批下来?”

“也许,上级不象你那样放心。”

“不!也许,是我们给上级出了难题。”

“难题?什么难题?”康大东困惑地望着黎焕之。

“我给矿务局党委和省厅党组打了一个报告。你给我看看,改改,并帮我转交。”黎焕之不回答康大东的问题,却递给康大东几张写了字的材料纸。

“报告?”康大东伸手接过黎焕之递过来的纸,更加困惑不解了。

“嗯。这几天,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报上去的提干人选,上级早就派人下来考察过,而且挺满意,却一直不批?是不是上级有考虑,我们的意见不妥?我们报的是,先选拔他们上来做副职,带一段再唱主角。上级是不是想直接提拔他们上来唱主角呢?我觉得,我们还是早腾出这个位置给年轻人,让他们早实践,早成熟好!”黎焕之痛痛快快地说着。

康大东的心,又一次受到震动。他没有接话,忙低下头去,认真看着黎焕之写给省煤炭工业厅党组和矿务局党委的报告:

省厅党组、矿务局党委:

痛快一点说吧,我要求马上退下来,不搞那个过渡了。早一点把年轻人推上去,让他们早一点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这不是“牢骚”话,是从心里掏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常嚷嚷: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个“底”是什么呀?在哪里呀?难道是干到老、干到死,就是将革命进行到底了?不是呀,因为革命的“底”,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言里都写得有的: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靠一代人、两代人的奋斗,是实现不了的。而要一代接一代地奋斗下去!早一点把自己手里的这根接力棒交给年富力强的同志,他们精力比我们充沛,思想比我们敏锐,知识比我们新,跑得也就一定比我们快……

……我们退下来后,看来是我们为革命出力少了,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是我们为革命出力更多了……

请批准我的请求吧!

此致

敬礼!

金龙口煤矿矿长黎焕之

十月十五日

康大东定定地望着纸上的“黎焕之”三个字。他的心里,浪头翻滚。这个老黎,来得多痛快呵!在这个问题上,他比自己开朗,比自己看得远,比自己想得深。

“老黎,难道你写这个报告之前,心里也这么痛快?一点也不痛苦?”康大东这样问黎焕之。话出口后,他又后悔,又觉得自己问得奇怪。

“哪里呵!我也是人啦!心里也慌过一阵子。我恋这个矿,恋这些煤啦!”

“现在呢?”

“心里还有一点点发毛。但比年初刚来这阵风的时候,痛快多了,比提笔写报告的时候,轻松多了。”

“好吧,放到我这里。等今晚上,我写好报告后,一起交吧。”

“你?你也……”

“不相信?”

“不!刚才,我是随便说的。认真想来,你最好还留一些日子。”

“为什么?”

“留一个老的,踏实一点。”

“你这不是自己反对自己的观点吗?”

“……”黎焕之无言了。

送走黎焕之,康大东就伏在桌上写了一个报告,也写得很坦率,很真诚,很痛快,合好笔以后,他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轻松了些。也许是,象产妇一样,孩子生出来了,阵痛过去了。

但是,他心里仍然很不平静。他觉得很兴奋,很激动,觉得有很多很多话抑制不住地要对人说。找谁去说呢?谁是自己的知音呢?对女儿薇薇说?她能理解自己吗?又去找黎焕之说?他觉得不应该老是去找他。他应该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知音,有自己说说心里话的地方呵!

这时候,他想到了她。是的,杨亚玲。

他走出办公室,带着一颗热乎乎的心,找杨亚玲去了。

正要进屋去,康大东突然发现,灯光将两个人影,投在窗帘上。都是女人。一位是杨亚玲,另一位是谁呢?

康大东没有敲门了,犹豫地立在门边,想先听一听里面的说话声,分辨分辨另一个女人是谁?

“亚玲,你过去对我的关怀,对我的帮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的。这一次,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说话的是方萌。康大东的心不禁缩紧了一下。他更不便进去了,同时也更不想离开了。

“什么忙?”

“昨天晚上,在黎黎的婚礼上,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痛苦?离了婚的父母,当然不好同时出席女儿的婚礼。我知道老康也是疼痛女儿的。可是,他不得已只好借故出去……当年,我真是吃了粪了……我对不起老康呵!”

“这些,你对我说什么?你对老康说去。”

“我知道,老康心里,有你。你是位好大姐,是值得人爱的。当然,也值得他爱。可是,你看在我一双女儿,都在矿上工作,不给他们感情上以刺激,不再给他们吃父母离婚这个苦果的份上,你让一让吧,让一让吧!”

“……”

屋里没有声音了。康大东的心里不禁卷过来一阵风浪,喧哗起来……

“亚玲,我、我给你下跪了。”

“……”

接着,“扑通”一声,听到有人跪地的声音。

“亚玲,我、我给你叩头了,你、你答应我吧!”

康大东屏声静气,仔细听着屋里传来的声音。他的心悬在空中晃动,他在猜度,亚玲,她会怎么说?会不会答应她?如果答应了她,自己将如何办?难道,又和她复婚?自己,能原谅她吗?一个男人最不能原谅自己女人的,莫过于这样的事了。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遗弃自己,跟别人去过。这是最伤男人的心的呵!一转念,他又想,这些年,她回到矿里后,的确是用行动在洗刷自己心头的耻辱,是用行动在向他致歉、悔过。她处处在暗暗地关心自己,经常派黎黎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送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来。工作上,更是无可挑剔,她管理的帐目,没出一笔差错,是全矿务局财务系统的业务尖子。这对自己的工作,的确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呵!难道谅解她,和她复婚?不!不能这样想呵!康大东真是为难了。人的感情,太复杂了呵!

他又想到杨亚玲。她这一辈子,也太苦了呵!十七、八岁时,就开始和自己相好,可是却偏偏嫁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地位很高的丈夫。痛苦地过了几年,就分开了。从二十多岁起,就单身带着一个儿子过。三十多年来,心里一直记着自己,把对自己的这片爱,埋在心底。自己应该不忘她,应该和她好。可是,他又想到女儿黎黎,她却多次跪在自己面前求情,要求他和方萌复婚。女儿呵,你也许是为爸爸着想,也许是为爸爸好。可是,你理解你爸爸的心吗?

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常常要受到父母的左右。而没有想到,康大东这样年纪的人,做了父母,甚至做了公公、奶奶,他们的婚事,却要受到后辈、受到儿女的干涉了。我们这个中国社会哟,唉!康大东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屋里又传出来声音了:“何必这么可怜!请起来吧!”

“你同意了?”

“同意什么?”

“同意可怜可怜我,让一让……”

“什么都可以让你,都可以可怜你。唯有这一点,要请你原谅。也请你理解我。”

“你、你……”

“这种感情是两颗心撞击后才有的。你、我都不能把它当礼物转让。谁都不知那一颗心里到底有没有自己?或者说到底谁在那颗心里占的份量大?我们是不是一起站到老康面前去,让他来挑选?”

这话说得真精辟!康大东不禁在心里发出感叹。那么,他是不是会勇敢地挑上杨亚玲呢?他回答不了自己了。他不敢在这里再呆下去,踉踉跄跄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