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选址的那一天,是3月15日。就是在选址的时候,我无意中从一位秘书的口里听到,江泽民总书记将在3月23日来湖南视察工作。我心里一动,想,能不能请总书记为筹建中的毛泽东文学院题写一个院名呢?我决意将这个想法向茂林书记报告。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请他出面请总书记题字,那就好办了。
22日晚上,我给茂林书记家里挂电话,没有找到茂林书记。23日下午,我、健忠、国华、梁瑞郴四人,来到省计委,向计委主任王贤怡同志汇报毛泽东文学院的筹建情况。在汇报中,我说出了想请总书记题写院名的想法,他极力赞成。从计委出来,我们来到省委宣传部,打听王书记的行踪,大家都不知道。焦急中,我灵机一动,就趴在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的办公桌上,给茂林书记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向他报告了我们的想法,请求他给予支持。接着,我们来到省委常委办公的地方,请工作人员开开茂林书记秘书的办公室,将信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心里想,看我们的运气如何吧。
我们等呀等,五天过去,没有消息。28日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报导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西、湖南的消息。显然,总书记已经回到北京了。我的心一下沉了下来。心想,总书记题写院名的事,大概不可能了。
29日清晨,我正准备去上班,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是茂林书记家里打来的。接着,茂林书记和我讲话。
“谭谈,你现在在干什么?”
“准备去上班。王书记,有事吗?”
“你现在马上到我家里来一下。”
“什么事?”
“你不是给我写了一个条子,要总书记给毛泽东文学院题写院名吗?总书记已经写好了,你快来拿吧!”
放下话筒,我欣喜若狂。连忙驱车来到茂林书记家里。这时,他在外地送走总书记,刚刚下火车回到家里,正在吃早饭。见我去了,忙从餐厅出来。他拿来了总书记题写的毛泽东文学院院名,展现在我们面前。共两个,一个横的,一个直的。都是用一整张宣纸写的。字迹刚劲有力,极见笔力。
也许是太高兴了吧,当时我什么也没有问,抱着这两幅题字,匆匆离开了茂林书记家。消息传出,新闻单位要报导,问我:“总书记是哪一天写的?”我哑口了,答不上来。我只好打电话问樊绪银同志。樊秘书告诉我:就是总书记到湖南的当天晚上。23日晚上9点钟,在九所总书记的住处。《文艺报》收到稿子后,主编郑伯农同志审稿时提出:总书记在题写院名时说了些什么话?如果能够录上两句,稿子见报后的效果会更好。我接到电话后,忙去问省委秘书长胡彪同志。胡彪同志说,他没在场,不知道。又问樊秘书,樊秘书答,他只送茂林书记到总书记住处的门口,没有进去,只有茂林书记一个人进去了。最后,我只好找到茂林书记,直接问他。他告诉我:他向总书记汇报,我们湖南准备筹建毛泽东文学院。总书记听了后说,这是好事。办好事,我支持!我怕心记有误,想找张纸记下。当时身上没有带纸。半天才从裤袋里摸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小纸片。我把茂林书记说的这些话记下后,又送给茂林书记,请他审定。他做了两处修改。一是在我们湖南准备后面加了“和中国作家协会一道”,二是在文学院后面加了“一是培训青年作家、二是作家之家功能”。这条消息在《文艺报》上发表后,全国数十家报刊和一些港澳的报刊相继转载。全国的文学界更是受到鼓舞。
总书记题写院名,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使文学院的筹建工作进展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