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爆

5.生命如歌

字體:16+-

5.生命如歌

七名軍人、60多名工人,組成了一支加工炸藥的隊伍。

從6點鍾開始,到18點多鍾,六台攪拌機開始吟唱,70個生命開始機械般地運動。

日產300噸炸藥是定額,什麽時候完成什麽時候才能休息,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以上。這就是炮台山指揮部下屬的炸藥部。

一個最苦最累的部,一個與冰冷的死神握手的部門!

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是部長吳騰芳;周新文和沈德泉具體負責炸藥加工;王京寧和李延軍具體負責運輸和外勤工作。

周新文,出生在山西五台山縣,典型的北方大漢性格,紅臉龐,胡子密而平整。他隻有43歲,頭發卻開始謝頂。

五台縣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地區之一。周新文18歲那年一腳邁出家門,來到新疆軍區第六師特務連,從戰士、炊事員、副班長、排長,然後到工程兵學院深造,學的是地爆,因學習成績優異而留校任教,技術級至工程師。

他是指揮部第二批進入珠海的人員之一。他一到指揮部,就分配到炸藥部負責加工炸藥。炸藥部是邊設計,邊施工,邊加工,人員最多時達100多人。

日產量最多時高達350噸!

“我們炸藥部的人,除了吃飯、拉屎撒尿,全部時間都在加工場呆著。”周新文如是說:“因為化肥是白色,陽光下特別刺眼,隻好戴著墨鏡。我往往站在最高處,盯著炸藥加工場的一切活動,一點也不敢疏忽大意。”

“加工完的炸藥需覆蓋三色布,剛開始時,我們去三灶一次就買了5萬多元的三色布,結果用了不到一周就壞了,主要原因是產品質量不合格,再加上海邊的氣候因素。由於三色布用量大,我就去村裏找了10多名婦女,買了10多萬元錢的三色布,自己加工。10多台縫紉機一字排開,像個製衣廠,如果再看看加工場的景象,簡直就像當年延安的大生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