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兒

盧文昭

字體:16+-

肖桂英後來說,她下山投降之前,也一時拿不定主意,思前想後,她就化裝下山,秘密找盧文昭問計。

肖桂英伸手敲打盧府的門環時,摸到了門上那斑駁的漆片,心下暗自淒婉,感慨歲月蹉跎。屈指算來,此時的盧文昭,已是七十歲的老人了。

談歌這裏要交代一下盧文昭的情況。

“七七事變”之後,盧文昭毅然將家產賣掉,將“保定舉華棉織廠”遷到了重慶。千裏迢迢,風霜雨雪,一番辛苦自不必說。到了重慶,盧文眧重新辦廠,他不計利潤,招收了重慶的五百多個難民進廠做工。當年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的記者報道:為了支持抗戰,盧氏的“舉華棉織廠”幾乎是“零利潤生產”。當時的報紙與電台很是表彰了盧文昭一番。當時的政府負責人也信誓旦旦地承諾:“抗戰勝利之後,一定加倍補償盧先生的損失。”並要求有關部門與盧文昭簽訂了協議。盧文昭這一做,就是八年的辛苦。但是,盧文昭卻沒有想到,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政府的補償成了一句空話,簽訂的協議也成了一張廢紙。盧文昭前去理論,當年承諾的負責人閉門不見,政府職能部門也矢口否認,說政府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承諾。而且,“舉華棉織廠”舉債經營多年,此時就要關門停產。消息傳開,工人們就開始搶奪工廠的機器設備。盧文昭聞訊前去阻攔,竟被亂砸亂搶的工人們擠倒在地,踩踏成了重傷,盧文昭住進了醫院。“舉華棉織廠”遭此搶劫,很快成了一片廢墟。盧文昭出院之後,萬念俱灰。是啊,他當年救濟過的工人,竟然成了破壞他工廠的亂民。答應過給他補償的政府,竟然也矢口賴賬。盧文昭出院後,在報上發表了一篇心酸感慨的文章,他在文中淒愴地質問:“有誰能告訴我,是先有雞,才有蛋?或者,是先有蛋,才有雞?還有誰能告訴我,是先有這樣的國民,才有了這樣的政府?或者,是先有了這樣的政府,才有了這樣的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