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
很高兴看到恩华的第三部散文集《生命的圣宴》即将付梓。这是他继长篇小说《梅庄旧事》、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之后,为读者提供的又一场至丰至美的精神盛筵。
品读恩华一篇篇精短散文,好似品味一道道精神佳肴,让人得到一次又一次生命的享受。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也是人类始终探讨的哲学命题,这更是一个作家不可回避的生命本质问题。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一个作家的精神层次、思想深度和生命向度。恩华的散文,几乎都是围绕这一命题而展开的。读他的散文,总会让我们在经过一番山重水复之后,走向一览众山小的自由精神的高度。这一点,是恩华散文的最大特征,也是他区别于许多散文作家的独特之处。
恩华的散文很少有长篇巨制,千把字的文章居多。但寸楮片纸间,却蕴藉着作者感性的浓度、知识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一则则,一篇篇,或娓娓清淡,或窃窃私语,或如山间小溪涓涓而流,或似大珠小珠滚落玉盘。咫尺之间,游刃有余;方寸之间含乾坤气象。千字之内,变化无穷。凝炼中见丰富,节制中显自由。严谨的文字,鲜活的情感,生动的气韵,深刻的哲思,融为一体,彰显出饱满的生命活力、旺盛的生命**和深邃的生命感悟,表现出较强的认识价值、文学价值、审美价值。这是恩华散文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读恩华的散文,还有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他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对这个时代的深切的爱。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像火山一样潜藏在内心深处。也正是这种爱,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人生漫漫,处处听到生命的回音,山川锦绣,时时闻到山水清音。在恩华文章中,有对于人性深长而又诗意呼唤,有对于现实人生的敏锐洞察和深远沉思,更有对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纵情讴歌,显示出一种强大张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家的特质,常常表现为作家心理个性、修养才情在语言风格上的投射。我不反对散文“素面朝天”。因为,没装饰,没打扮,朴实无华的文字就如戏曲演员在不化妆、不穿行头、没有乐队伴奏情况下的清唱,更显出真功夫。然而,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质彬彬,尤见宾功。恩华是散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诗人。这种优势让他的散文具备了强烈的诗性。他的语言抑扬顿挫,音调和谐,快慢相间,节奏显明,声韵琅琅,回环婉转,富于节奏感,充满诗性的韵律。恩华的语言很美,读来,给人很强的美感享受。
散文是情感的艺术,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生命。意必深然后为工,情必真然后为贵。情是发自作者灵魂深处的声音,造作不得。恩华散文的“情真意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都是情寓于中、发之于外的真情。恩华写了不少文学艺术的评论,他把欣赏之情、关爱之情、激励之情诉诸文字,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搞文学不能当程咬金,只能玩一把板斧,应该十八般武艺都练练,因材赋形,量体裁衣,写什么像什么。恩华是一个多面手。他写诗、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小说、写评论,还搞文史研究。他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在省市都拿过奖,这显示出他在创作上的实力。我很赞赏恩华这样的多面手作家。
当然,形式的多样是和人心的丰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一切,造就了他丰盈而深邃的内心世界。恩华的创作题材很开阔,山水气象、历史文化、现实人生、个人经历都在他的笔下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动而丰富地呈现出来。他读书、卖书、藏书、听书、评书、写书;他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享受生活;他聆听着时光游走的声音,在书房小吟,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吟诗、读画、弈棋、听琴、品茶、饮酒、赏花,那独立的精神世界又十分廊大。他爱他的家乡,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擅长于借景抒怀,锦山绣水与奇文妙笔相辉映,平阴大地每一处景致无不在他的笔下灿然生辉。
我个人特别喜欢恩华的散文《玉米》(同样感人的还有《麦子》),玉米以及夏与秋的拟人化,那真的是好美呦!玉米由一个处处动人的少女成为丰姿绰约的少妇。然而,当一粒火种点燃了玉米,秋和玉米的灵魂融为一体,她们展开火红的羽翼,向着遥远的天国飞去了……好凄美啊!读后几个月了,依然觉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才是艺术的散文、散文的艺术,因为她不再是完全的写实,而是写一种想象中情境,她甚至超出了可能性的疆界,她将作者和我们所熟悉的田园生活完全诗意化、陌生化了,这才是创造力的迸发,这才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力量之所在。
恩华最反对那种象牙塔里的“坐家”,他坚持创作“三贴近”,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之中去。为写报告文学,山东省十七个地市他都跑遍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冒着极大的危险到北川采访灾后重建。他把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生活的底部,开掘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把典型的生活情节和闪亮的吉光片羽铸成美丽的华章。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的文章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
生活的海洋十分广阔,作家不可能全知全能,聪明的人总是为自己选择独特的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敏感区。恩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是一个对文学有着痴情的人。在当今这个物化越来越严重的世界上,恩华依然坚守着一块独立的天地,在生活的掌子面上辛苦劳作,开掘着思想和艺术的黄金,这是极为可贵的。
愿恩华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2012年8月16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