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宴

§第十節 菲飲

字體:16+-

大禹陵有泉,名日菲飲。

去年夏天,我曾專程來到紹興,到會山拜謁大禹陵。汽車駛過紹興繁華的通衢大街,穿過商賈雲集的市場,轉瞬即來到會稽山下,會稽山並不雄偉,也乏煙雲飛瀑,但不失秀麗嫵媚。滿山佳木,蔥蔥鬱鬱,間有聲聲鳥鳴,透出怡人的清幽,走下車來,踏一條青石甬道,蜿蜒北上。俄而,便見一座牌坊矗立林濤,明代郡守南大吉所書的“大禹陵”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撲人眼簾。繼續前行,看到一座廟宇。廟不恢宏,但不乏儼儼之象。內有禹王塑像,栩栩然,望之令人肅然起敬。

華夏大地,古陵眾多,如寧夏賀蘭山下西夏王陵,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關中平原上的秦漢隋唐帝陵,河南鞏縣的北宋王陵,北京明代十三陵等。或以土築為陵,或以宮殿為陵,或以山巒為陵,無不巍峨壯觀,氣勢非凡。

禹陵和其它帝陵相比,似乎過於平凡,會令尋奇探勝者大失所望。它沒有“突兀壓神州”的墓葬,也沒有“崢嶸如鬼工”的殿宇。除上述一廟之外,唯一亭一泉而已。亭立於泉邊,簡簡樸樸。亭柱上有一對聯,日“卑官菲食胼胝勤,潔行儉風泉潤涵”。泉日“菲飲”,因聯得名。泉流不大,但綿綿不絕,飲之,則清洌甘醇,直沁肺腑。

我曾參觀不少帝陵,也曾為之沉思,為之震撼,然讓我為之感動的唯有禹陵。感動並不在陵之本身,而源於大禹彪炳千秋萬古不滅的偉業和精神。

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百姓苦不堪言。治水即治國。帝堯派鯀治水,曆時九年,勞而無功。其子禹“傷其先人功之不成受誅”,毅然率民治水,鑿龍門,辟伊闕,宵衣旰食,風餐露宿,一心救民於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疏通了九條江河,使黎民百姓重歸安居樂業。後來,大禹在茅山召集諸候,共商治國之道,終因積勞成疾,崩葬於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