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耳

14

字體:16+-

在東三環南路之外,有一片居民區,景觀頗為奇特。

那原是幾家大工廠的工人宿舍區。50年代初期,那裏蓋起了一排又一排的洋灰瓦、紅磚牆的平房,每排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栽了一些等距的楊樹,望去井井有條,形成一個規模不小的工人新村。當年分配到那平房宿舍的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個個喜笑顏開,心滿意足,報紙雜誌上還曾刊登出不少有關的照片,或鳥瞰那宿舍區棋盤式的整齊格局,或展現遷入後的住戶們舉家圍桌包餃子的歡樂情景。

可是,後來幾乎絕大多數家庭都在添丁加口,原來夠用的住房就漸漸顯得擁擠狹窄了;起初,廠裏不允許住戶私自擴展住房,許多家庭不得不用鋪板拚成木炕,一家兩代數口乃至三代數口,擠睡在一個通鋪大炕上,以便將其餘的空間,留出來用餐和擺放別的器物;原有的住房不允許私自改建擴大,廠裏又並不蓋出新的宿舍或僅蓋很少的新宿舍,不提供緩解住房困難的條件,這就使得原本頗為祥和康樂的宿舍區,不斷爆發出因居住空間狹小而釀成的家庭矛盾;於是,到60年代初,就有第一批勇敢者,帶著對禁令的蔑視和冒險精神,私自用簡易的建築材料將原有的住房加以擴大,用的名義是“蓋小廚房”,其實所蓋出的房子既未必很小,也並不一定專當做廚房使用——一般都用來把老人或子女遷進去住;有的廠領導也曾試圖勒令私蓋小房者一律在限期之內拆除,但推行起來極為困難,因為蓋小房的住戶已經頗多,罪難罰眾;有的廠領導便采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寬容態度,這就形同縱容,於是那部分廠子的住戶們便爭先恐後地行動起來,一時間人們到處尋覓乃至於偷盜各種建築材料,“小廚房”如雨後蘑菇般地逐日聳現;更有個別的廠子,領導覺得與其讓住戶們到處偷盜建築材料橫七豎八地亂蓋,不如幹脆由廠子統一規劃安排,便索性成立了一個專業隊,合理使用廠裏的建築材料,用統一的規格為各家加蓋“小廚房”,這樣的做法大受工人們歡迎,但也遭到了其他廠子的某些幹部非議,他們將這種做法告到上麵,上麵有人表示此法不妥,於是這種做法隻得很快中止;到“文革”時期,社會生活整個陷入無序狀態,蓋“小廚房”“自救”的風氣便更加旺盛,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家所加蓋出的房屋麵積,已大大超過原有的住房麵積,有的家所加蓋的房屋十分氣派,用“小廚房”稱呼已完全隻是一種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