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全人类以为我是永生者

第10章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猛?

字体:16+-

魏延占领长安的消息还未放出。

另一边,诸葛亮仍在率军兵出陇右、南安、天水三地。

安定三郡对此毫不知情,他们都认为,以赵云为首的斜谷,才是蜀国主要的进攻方向,为此都没有什么防备。

随着大军入境,负责天水的安定守将,亦如长安魏军一般,在见到突然出现的蜀军之时,军心涣散,根本阻止不了有效的进攻,很快就不得已再次上演弃城而逃的戏码。

逃兵奔走,蜀国则擒住了不少俘虏。

在这群人中,诸葛亮看见一人,剑眉星目,眼底里充斥着不甘。

走上前去,却见此人猛然抬头。

姜维如今心中满是苦涩。

原本天水大败,他不愿逃离,可却被马遵怀有异心,用强权威逼他投降。

站在眼前之人,他自然认识,正是如今蜀国主心骨诸葛亮。

敌方军师兼丞相出现在面前,他当即准备起身反抗。

殊不知在诸葛亮眼里,眼前姜维气宇不凡,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精芒。

下一刻,他就明白,眼前之人定然不凡。

而准备暴起的姜维,很快就被一旁蜀军士兵牢牢擒住,无法动弹。

“你降不降?”

“降不降?”

蜀军将士们,可没那么客气,大声厉喝,以此来震慑姜维心神。

殊不知眼前之人,可不在乎这些。

“宁死不降!”

近乎是咬牙切齿出声,身为魏军将领,他姜维做不出投降之事。

但也只是此时的心态罢了。

“莫要如此激动。”

“你们都退下吧。”

诸葛亮走上前去,声音沉稳,对着前方羁押姜维的士兵开口。

士兵们虽然犹豫,但也没有多说,主动退到一旁。

警惕望着眼前的诸葛亮,姜维自然听闻对方大名。

善用计谋,懂得把握时机,此人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我知道你十分抵触我等。”

“可大家都是为了兴复汉室,何必闹得如此之僵。你来我军中,我让你担任大将。”

望着倒在地上的姜维,诸葛亮轻声开口,眼底里满是真诚。

姜维微微一愣,他在曹魏受尽屈辱,最后被逼投降。

可现在诸葛亮居然如此真诚待他,他着实有些感动。

是啊,谁不希望兴复汉室,天水麒麟儿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此话当真?”

“生为汉臣,死亦为汉鬼!”

见对方动摇,诸葛亮毫不犹豫的宣誓。

此话发自真心,自然没有半点计谋存在。

听到这话,姜维顿时沉默。

他不知在想着什么。

“我跟你干了!”

可最终,他还是咬了咬牙,朗声开口。

至此,姜维也算是加入了蜀国。

虽说其他将领不解,但也只当诸葛亮是爱惜人才,所以才会对姜维如此。

望着被搀扶下去的姜维,诸葛亮摇了摇羽扇,心中大喜。

姜维可是仙师钦定的人才,他能够把握住,那么今后就算驾鹤西去,也有人能够继承自己的北伐意志。

......

一曲插曲过后,诸葛亮马不停蹄。

他直接派遣王平,镇守街亭。

他不同于马谡,虽没有那般聪明才智,但却懂得执行命令。

在王平的带领下,街亭被死守。

“该死,真是块硬骨头。”

哪怕是魏军大将张郃,在攻打街亭之时,也忍不住啐了一句。

毕竟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攻下此地,多少有些败士气。

当得知街亭死守成功,诸葛亮心中更是大喜。

按照李百川所说,他更换了镇守街亭之人,没想到竟真的守了下来,并且其他进攻几路,远远要超出他的预期。

“先生当真神人也!”

已经不知道的第几次感叹,诸葛亮心里由衷佩服李百川。

......

相较于蜀军高歌猛进,把酒言欢的气势。

此时洛阳的朝堂之上,魏明帝曹睿,已经几近要气疯了。

最近战事接二连三的传来,战败讯息更是接踵而至。

“谁能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

猛然将手中瓷碗拍在桌面上,他的声音响彻朝堂。

所有人都瑟瑟发抖,不敢言语,生怕触怒这位帝王。

“诸葛亮率三军进攻。”

“除了斜谷的赵云,与曹真打了个平手,其他地区怎么就被成功击破了!”

他好似一头暴怒的雄狮,猛然站起,质问朝堂下的文武百官。

曹睿怎么都没想到,占领多年的城池,怎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攻破。

蜀军都不用整军备战吗?

尤其是魏延,他想破脑袋,都没想明白,对方究竟是如何突破子午谷,以极快的速度抵达长安,并将其占领的。

如今对方已经整军备战,马上就要和诸葛亮会师潼关,接下来的发展,恐怕要超出他的预期。

满朝文武,皆无一人敢应答。

他们哪里晓得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一夜之间,长安失守,随后便是天水,接下来会是哪里,他们都不得而知。

那魏延跟神仙似得,要知道从蜀国出发越过子午谷,到达长安,最起码也需要三月。

其中停下修整,又会占用大量时间,可魏延却只用了一个月,这简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废物!”

“每年那么多俸禄,都是用来喂养你们这些猪猡的吗!”

见无一人敢应答,曹睿更是暴怒,直接指着群臣怒骂道。

他急需发泄心中的怒火,否则恐怕会失去理智。

“陛下不必如此暴怒。”

就在这时,一人从群臣之中缓缓走出,声音平缓,仿佛并不在蜀国的战绩。

曹睿朝着下方望去,那人手握漆黑羽扇,略显苍白的脸上流露着自信的笑容。

“噢?司马卿有何高见?”

望着是与曹真一同辅佐自己的司马懿,他语气也算是平缓一些,但脸色依旧阴沉询问。

司马懿却并未在意,而是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望向文武百官。

最终,目光落在曹睿身上。

“我知陛下担忧什么。”

“我有一锦囊妙计,可让诸葛亮退兵,不知可否一听?”

身为同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自然对诸葛亮的想法有独特的见解。

两人好似宿敌一般互相对垒,如今已经不知道过去多少年,此刻对方如此反常,定然有妖,他不能再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