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天还没亮透,肖勇智却躺不住了。他从热被窝里钻出来,迅速穿好衣服,三两下把沙发靠背立起来,他的床又变回了沙发,再快速把被子叠好,摆放到沙发一头儿。这套流程他做得无比熟悉,全程用时一分半钟。
肖勇智开门往厨房去。一大早,201的厨房是最热闹忙碌的。杜梅在上厕所,李珊在门外喊她妈:“妈,你快点儿,我要憋不住了。”
杜梅骂骂咧咧地回应道:“你姑上的时候你不催,我才进来你就催催催,你们姓李的才是一家子。”接着只听水箱“哗啦”一声响,杜梅开门出来,李珊顾不得回嘴,一个箭步冲进去。
李卫东把干粮熥上,昨天的剩米饭打成粥,一边给老婆孩子的牙刷挤上牙膏,一边催着娘俩动作快点儿。
方程家的早饭通常都是对付的,天天幼儿园有早饭,他们夫妻俩要么下一锅挂面,要么炒个蛋炒饭,要么就是面包牛奶。反正怎么简单怎么来。
王庆芝照例一大早起来做新饭,今天她蒸了一锅包子,酸菜肉的,面和馅都是昨晚准备好的,早上起来现擀皮现包。薄皮大馅,一个包子有小拳头那么大。一个炉眼蒸包子,一个炉眼熬二米粥。
粥熬好了,包子也正好起锅。一掀锅盖,腾腾的蒸汽带着包子的香气在201扩散开来,空了一宿的肠胃立刻咕咕地叫嚣起来。
肖勇智夹了两个大包子,给自己盛了一碗粥,蹲下身把桌子底下的咸菜坛子打开,这一坛是蒜茄子,他想了想,又盖上,打开另一个坛子,夹了两大筷子桔梗到小碗里。他也没回屋,就站在厨房桌子前,呼噜呼噜,几口一个包子,几口一碗粥,解决了自己的早餐。
收拾整齐,他早早地出上班。一出单元门,东北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激得他一个寒战。他压了压帽子,把手揣在口袋里,快步向动力厂大门走去。
今天他又是第一个到岗的,他换好工作服,提了四个暖瓶去开水房打水。等他打水回来,休息室里已经有人到了。
齐修竹穿了一件厚厚的大棉袄,捂得严严实实的,露出巴掌大的白净小脸。在车间不比在办公室,温暖明亮,顶多穿件毛衣。一个车间几百平米,车间的大门因为要运货时不时就要大敞四开,走人的小门更是不停地有人进进出出,所以,即使有暖气,车间里还是非常冷,一张嘴就是一股哈气。
“小肖,这么早。”齐修竹见肖勇智提着四个暖瓶,忙上前帮忙。
“别别,这种小事,不用你动手,别烫着你。”肖勇智避开她伸过来的道,“你杯子呢?倒杯热水暖暖手。”
齐修竹把自己的保暖杯拿过来,肖勇智给她倒上水,浅绿色的杯子上,印着两只大熊猫,可可爱爱的。
她把杯子握在手里,跟肖勇智聊起来:“前几天技术部门开会,说是厂里要接一批外国的单。这个消息你听说了吗?”
肖勇智摇了摇头,车间工人向来是按任务单干活,分下来什么干什么,至于厂里大方向的东西,他们知之甚少。
“外国的单跟我们国内的单有什么不同吗?”
“上学时听老师说,外国的单是按照欧洲的标准执行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以及质检人员,都需要执证上岗。焊工需要有国际焊接技师证才能进行操作。”
肖勇智脑袋里的小雷达马上动了起来,追问道:“我知道工人分高级技师、技师和普通工人,这个国际焊接技师一听就很厉害,这是怎么评的呢?”
“这个不是评的,是需要通过培训,参加考试,考试通过才能拿到资格证。”
“培训?”
“对,有专门的培训。前几天技术部门已经在选人去参加这个培训了。我估计这几天也该评选焊工去参加培训了。你不妨问问你师傅,他可能会知道一些消息。”
齐修竹带来的消息震动了肖勇智,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黑亮黑亮的,心也怦怦地跳起来。虽然他才进厂三年,但他觉得自己在技术方面谁也不惧,如果国外的订单需要最厉害的焊工去完成,那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
苏福华一上班,就发现自己的小徒弟今天格外的殷勤,他换好工作服,在椅子上坐上,接过小徒弟递过来的茶,问道:“说吧,啥事?我再不问,给你憋出个好歹来可咋整。”
肖勇智拉个凳子在师傅旁边坐下,把刚刚从齐修竹那听来的消息跟师傅说了一遍。苏福华啜了口茶,道:“这是个好事儿,不过我还没接到通知,不知道上头是怎么安排的。这样吧,你抽空去生产室问问你郭师兄,看他怎么说。”
冷作分厂生产室副主任郭旭茗是苏福华的徒弟,肖勇智跟他也不客气,他旋风般地冲进生产室把师兄从桌子前拽到走廊里,问他这件事。
郭旭茗也不藏着掖着,实话实话:“这次选拔基本上是从技师里挑选,你呀,没戏,先把技师证拿下来再说。”
“师兄师兄,别那么无情嘛。你师弟我跟技师比差啥呀?就差个年头儿呗,比技术,咱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肖勇智非常自信。
“这我倒是相信你,不过这次选拔是有标准的。你赶紧回去干活吧。”
见小徒弟垂头丧气地回来,苏福问:“他咋说?”
“他说要从技师里挑。还说我没戏。”肖勇智鼓着腮帮子说。
“这是个好机会,以前咱们还真没干过欧洲标准的东西。你是真想去吗?”
“我真想去,师傅。”肖勇智认真地对师傅说,“我觉得我还差得多,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这次培训一定能让我学到更多东西。”
苏福华沉吟半晌,抬头对小徒弟道:“行了,去干你的活儿吧。不管啥时候,都得先把手头儿的活儿干好。”
“得令!”肖勇智腾地站起身,两个后脚跟往起一磕,“啪”地敬了个礼。拿起焊枪像个战士上战场一声,雄纠纠气昂昂地走了。
苏福华看着徒弟的背影,心里暗自点头,自己老了老了,还捡到这块宝。
“苏师傅,厂长有请!”远远的,有人在电话机一手举着话筒,高声冲这边喊道。
苏福华端着茶缸子,往分厂厂长办室走去。
第二天,冷作分厂的公告栏贴出了一个通知,各工段也接到了生产室和技术室联合下发的文件:分厂将选拔20名焊工参加国际焊接技师培训,考试通过后,将获取国际焊接技师证。
分厂为表重视,特意派郭旭茗到车间动员,众人纷纷围拢过来,肖勇智挤到第一排,就站在师兄对面。
“这个证我们厂是第一次报名,以后要想干外单,必须有这个证,否则的话,技术再好也干不了。这么跟大家说吧,拿到这个证,走遍天下都不怕。希望大家积极踊跃地报名啊!”郭旭茗用一番具有煽动性的演讲,调动着职工们的热情,“想要报名的,今天下班之前报到班组长那里。”
肖勇智第一个提问:“什么人可以报名啊?”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我给大家读一下报名条件,1、中专、技校学历,至少有两年相关工作经历;2、高中及以下学历、非工科专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高级熟练焊工。”
肖勇智松了一口气,自己技校毕业三年了,完全有资格。
“郭主任,这个证给涨工资吗?”人群里有人问。
“不涨!”郭旭茗挥着手大声地说,“大家要整明白一件事。职工工资跟技师、高级技师相当于职称,跟工资挂钩。而国际焊接技师是资格证,跟工资没关系。”
“那费那事干啥,又不涨工资,还不如直接考技师证。”有人小声说。
“报了名还要考试吗?都考啥内容?”又有人问。
“仔细听,我给大家划重点。按IAB-252规程,培训的内容为:
1、焊接工艺及设备
2、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
3、焊接结构与设计
4、生产及应用
?课程内容涉及:国际(ISO),欧洲(EN),美国(A**E),德国(DIN),国家(GB)标准与规程,欧洲先进的焊接技术和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现场一片安静。?
郭旭茗继续:“上面这些课程培训结束后,按IWS考试要求进行考试,考试合格了,颁发国际焊接技师资格证书。?”
众人一片哗然。
“这赶上考大学了,也太难了吧。”
“我听着就头疼。”
“我汉字都写不顺溜了,还那么多英文字母。算了算了,老老实实干自己的活儿吧。”
“师兄,要培训多长时间?”肖勇智小声问。
“培训时间三个礼拜,”郭旭茗大声对众人说,“培训期间按基础工时算工作量。”
众人再次哗然。
“基础工作量,那这一个月的计件就没了,工资得少一小半。我不听了,你们好好听,好好学吧。”立即有人打退堂鼓,转身走了。
郭旭茗一见形式不对,自己是来动员焊工们积极报名的,现在反倒起了负任用。他忙叫住众人,解释道:“大家听我说,这个证咱们动力厂是头一份,这一批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的就是第一批有这个证的人。以后咱们厂的外单肯定会越来越多,外单的工时费比普通工时费只会多不会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别人干一个件拿两块钱,你拿两块五;别人干普通件要排队等活,你干外单,就是活等你。你们自己寻思寻思,这个证它不值钱吗?”
的确是这个道理,众人议论起来,又有人跃跃欲试。肖勇智拽了拽了师兄的袖子,问道:“哪天考试?都考啥内容?”
“考实操和理论,下礼拜五考。回家好好复习。”郭旭茗赞赏地看着小师弟,现场这么多人,他是最认真、最渴望这次培训的。
本来分厂是计划让技师以上的焊工参加培训的,但师傅说,应该给年轻人机会,有技师资格的工人大多年纪都不轻了,一部分已经脱离或逐渐脱离生产一线,如果外单下来,光靠他们完成生产会有困难。而年轻工人体力更好,眼神更好,效率更高,各方面优势明显。不如就按培训班的招生标准来,让有心追求进步的年轻工人有机会参与培训。
或许师傅有私心,想让小师弟获得这次机会,但不能不承认,这个思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