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学院被刁难,我造光刻机震惊世界

第80章 一箭双雕!

字体:16+-

东日集团的田洋三郎就是个老狐狸,表面上各种祝贺。

并且大方的把他们之前C型电池的研究资料公布了一部分。

“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搞起科研,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这也是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研发出来的,希望大家都能借鉴。”

在媒体上,他拼命塑造成一个好企业家的形象。

但是在办公室里面他这行为倒是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虽然他是总裁。

但是直接就决定把这些资料公布出去,岂不是让他们的科研团队寒心。

他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就这么公布出去了。

在会议上面对大家的提问,田洋三郎则是收起了笑容。

“不知道你们了,不了解他们大夏国说的36计。”

大家都点点头,这个东西肯定是略有耳闻的。

“不是像有些蠢货一味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有用的。”

他说的存货指的就是三惺集团的负责人,毕竟他们集团的负责人在他们的公众号竟然发起了抵制。

是不会用大夏国生产的任何电池,大夏国这边关于A型电池他们是不会采纳的。

这在田洋三郎看来简直就是愚蠢行为,只会断了自己的前程。

旁边的一个主管忍不住提问道:“先生,看您这意思,是觉得他们还有能力制造出其他的吗?”

“呵呵,他们的能力虽然不能小看,毕竟也在发展中,但是还没到达那个份上。”

田洋三郎也是非常看不起大夏国这边的,他觉得这一次程源能够研发出来完全就是个意外。

不过他不会向三惺集团负责人那一样,如此疯狂,完全就是疯子行为。

现在人家连A型电池都研发出来了,他们做c级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

倒不如直接发布出来让大家做个研究,反正现在大家都关注A型电池。

C型始终都会淘汰的,这个研发对他们来说没任何意义。

这么做的话,不仅能够稳固了他的企业地位,并且也能够让外人看到他的所作所为。

这家伙明明就是个小人,但是城府极深,装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而且当他们发布出来以后,对程源那边也是一种压制。

他们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共享,那程源那边难道不会有所作为吗?

就算大夏国那边不愿意共享,那也会招人口舌,他这一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周围的员工听到以后纷纷鼓掌,这还真是大家没想到的,果然这样才能够坐上总裁的位置。

作为一个集团的总裁,首先要有大气度,至少不要被别人抓住把柄,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而且在表面上他大方的表示祝贺,私下也搞了许多小动作。

在大夏国那边,一些比较有带头性的言论在一片片祝贺当中突兀出来。

大家都在庆祝程源取得了A型电池的研发,并且彻底掌握了电池技术。

可是很多评论悄然而至。

“你们还真是狂妄啊,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情况。”

“仅仅只是一个手机电池就搞得这么夸张。”

“你们怕是不知道电池还有很多种应用吧,他只是研发出了一个针对手机的A型电池,那其他的呢?”

“这么狂妄,完全会影响到我们和其他方的合作。”

这些评论来的非常奇怪,但是确实很有作用,一些崇洋媚外的键盘侠马上抓住突破点。

这些东西是根本没办法清除完的,之前陈老他们虽然浩浩****的搞了一场清网行动。

但是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抓进去,而且有些键盘侠基本上都是跟风,完全就是口嗨行为。

所以只能做一些警告,现在过了风头,他们又继续起来了。

一些文章也快速发表起来。

之前的那些科技大V博主也快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的文章内容都是拿大夏国的能源科技来举例,在他们认为现在虽然研发出了手机电池。

现在还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新能源电池。

这个可是关乎于汽车的,对于这篇文章,他们还扣上了一顶极大的帽子,直接就扯上了环保和大气污染。

“你们不知道吧,现在我国电车的使用率不到10%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而且电动汽车更加环保,国外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用了,现在我们竟然还没普及,真是可悲!”

“燃油汽车不仅耗能大,而且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逆的,现在国外都已经推出了绿色出行。”

“之所以国内没有实施,是因为科技达不到,明白吗?”

这一篇文章里面直接就嘲讽了国内的新能源科技,关于电动汽车方面完全没有进展。

而且只能依靠国外那边,所以价格比较高啊,一直没有普及下去。

虽然大部分人也想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话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国内的电池根本不行。

总不能充一整天电,让人家开个十几公里就没电,推车回来吧。

这些别有用心的博主还找出了国内的一些电车案例。

国内这边确实不缺乏一些新能源电车厂商。

他们使用了自己国内这边制造的电池,能源动力方面都不足。

不仅充电是个问题,而且电池的使用寿命非常短。

大家看到这些东西都积极的讨论起来,很多人都觉得大夏国应该在这方面加以研究。

一些环保人士也开始打着口号,希望尽快普及新能源电车。

这在他们看来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些文章发表出来以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不过也有人开始反驳。

大家也纷纷的找出一些证据,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一些厂商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们并不是落后了那么长时间,其实早在六年前,我们的新能源电车就已经在普及了。”

“你们这些键盘侠根本不关注,只是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当然只能看到那么狭隘的!”

“什么叫只普及到10%,普及的更多,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这些支持国产的评论者,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找出了许多国内电车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