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不如撞日。
在老曾建議下,趙欣梅顯示出超常魄力,她當即決定攜帶厚禮進山去拜會程經理,以及機電物資部的沈部長。
公家單位不比私人企業,門道多,條條框框也多,若不考慮細致周到,難以成事。
而老曾在單位上摸爬打滾幾十年,套路門清,一路之上,他傾囊相授,使得欣梅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去說,怎麽去做,真是受益匪淺,底氣大增。
到了楊村電站,由孫正非駕車去前方工地卸水泥,老曾則帶領趙欣梅上項目部營地,他瞧準個機會,趕緊空手上門拜會程經理,熟人之間沒有必要客套,老曾又擔心有人前來打擾,便徑直說了三點。
一、趙欣梅是他認的幹女兒,其家族在經營五金機電生意,頗有實力。
二、考慮到項目部物資采購困難,老曾便主動牽線搭橋,促使兩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實現雙贏局麵。
三、此行帶薄禮而來,現在不方便,到時候自會拿來。
程經理不貪小便宜,他說禮物就不必要提過來了,支援車隊在老曾帶領之下,著實幫了項目部的大忙,權當犒勞犒勞同誌們。
老曾望著程經理眯眯笑,他沒有糾纏這個問題,打算明天直接提過來。
程經理是個算大賬的人,老曾所說的第二條深深打動了他,項目部地處偏遠山區,設備物資采購極為困難,有時候,因為壞了一個小小的軸承,就得滿世界去尋找,而某個大型設備就得停擺一兩天。
如果王母渡有個物資設備點,那肯定不是壞事!程經理當即請老曾去將老沈請來,待兩人來了之後,程經理隻說了一句話。
“沈部長,這位是王母渡五金機電公司的趙經理,你好好與她談談,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兩家就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省得你這把老骨頭一天到晚東奔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