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梁山大头领

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权在握

字体:16+-

“传令下去,所有的兵马屯驻襄阳,我倒要看看没有了薛魁,他宋江和卢俊义能有多大的本事。这次我一定要一雪前耻,灭掉来犯的东胜军。”

王庆咬牙启齿地,向身边的中军传令道。

与此同时,临安的小朝廷也得到了消息,赵构把韩世忠紧急召回了临安。

麻城一战,刘光世和张俊战死,三大元帅就只剩下一个韩世忠了。

现在临安小朝廷的军权,全都掌握在韩世忠一个人的手下。临安的安危,也只能靠韩世忠了。

“韩爱卿,东胜军这次大举南下,就是冲着我们朝廷来的,我们该如何是好?”赵构一脸惊慌地向韩世忠问道。

本来,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做皇帝的。好不容易他做了皇帝,这龙椅才热乎几天,他可不想因此再落得个他爹和他哥的下场。

他爹和他哥被金人抓走了,他要是再被东胜军捉走的话,那他们这一家的命运,就太悲催了。

“陛下不要忧虑,有末将在,保朝廷平安无事。”韩世忠自信地说道。

“东胜军这次从汴梁城发出二十万大军,他们在江南还有十万大军。这三十大军,我们能保得住临安吗?”

“陛下放心,末将在半年来,新招募和训练了二十万精兵,还收了一员上将,名叫楚雄。”

“此人天生神力,可拔山举鼎,武艺精湛,丝毫不弱于那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有此上将在,可确保我朝廷平安无事。”

“好,太好了。那韩将军这次就要竭尽全力,把来犯的东胜军尽数剿灭,我们也好还都汴梁城。”

在赵构的心里,汴梁城才是龙脉所在,皇朝的正统。临安这里,也只是个临时落脚的地方罢了。

“陛下,此次东胜军来势汹汹,我们是不是还要和王庆联合,共同据敌?”汪伯彦出班,向赵构奏道。

当初,就是他和黄潜善力主和王庆结盟的。

现在,东胜军前来攻打他们,他又想起了这个盟约。

“汪大人,当日我和王庆在麻城一战,我们盟约早就**然无存了,你就别想着这个盟友了。”韩世忠看了一眼汪伯彦,冷冷地说道。

当时,要和王庆结盟的时候,韩世忠就极力反对。等薛魁他们撤兵之后,双方在麻城就大战了一场。

想不到到了现在,汪伯彦还在想着王庆呢!

“陛下,我们当时好不容易和王庆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东胜王朝。韩世忠私自用兵,破坏联盟,本就有过。现在居然还这样嚣张,请陛下务必要严惩韩世忠之罪。”

当日,他和黄潜善费了多少口舌,花了多大的功夫,这才算是和李助达成了盟约。

这韩世忠上麻城,是和王庆联合对付薛魁去了。想不到薛魁刚走,他就和王庆干了一仗,把他们辛辛苦苦搞成的盟约给破坏了。

汪伯彦一直隐忍到现在,没有向韩世忠开火。现在东胜军大军来袭,正是需要盟友的时候。因此,他才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和王庆的盟约。

就是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引起赵构的重视,也好治韩世忠的罪。

“好啦,汪爱卿,都过去的事情,还提它干什么。现在王庆那边自身都还难保,我们还搭理他干什么。”

“当时,他派李助来和我们结盟,就是想借助朝廷的力量来对抗薛魁的,我们都上了他们的当了。”

赵构把脸一沉,向汪伯彦说道。别看他平时显得很糊涂,但他不傻。现在正是要倚重韩世忠对付东胜军的时候,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治韩世忠罪的。

汪伯彦自己闹了一个大红脸,只好默默地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韩爱卿,你乃国之栋梁,朕封你为兵马大元帅天下都招讨。全国兵马任你调配,务必把来犯之敌一举全歼。”赵构转向韩世忠,微笑着说道。

现在的韩世忠,在他的眼里那可是香饽饽,朝廷的定海神针,不得不拉拢,委以重任啊!

“末将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谢过恩之后,韩世忠昂首挺胸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毫无疑问,韩世忠现在就是金殿上最靓的仔。

从现在开始,全国军权都集中在了他的手上,他成了仅次于赵构的,最有权势的人。

散朝之后,韩世忠立刻命令殿帅府,备齐所有的锣鼓帐篷刀矛器械,按时运到旌德。

另外,大令也下到了枢密院,二十万石军粮,必须也要按时运到旌德。如有违抗,定斩不饶。

他已经预料到,薛魁这次的金军路线,肯定还是走的舒城、池州一线,旌德是他的必经之路。

因此,他的二十五万兵马,已经全都驻扎到旌德。他要在旌德,和薛魁来一个决一死战。

上次,在麻城,由于王庆的昏庸无能,导致他们联军被诱进了黑瞎子沟,致使他损失惨重。

这次他手中,有新收的猛将楚雄,他要和薛魁的东胜军来个正面对决,看看东胜军都有什么能耐。

另外,他派韩峰、廖济率五万兵马屯驻湖州,戒备江南韩滔、彭屺的那十万大军。

做好部署之后,韩世忠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就打马扬鞭,返回了旌德。他虽然把大军驻扎在了旌德,但还没做具体的部署。他必须在东胜军到来之前,完善自己的部署,这样才有可能和东胜军大战一场啊!

他也不担心殿帅府和枢密院,敢不及时把器械和粮草运到旌德。现在赵构把大权,都交到了他的手上,就是殿帅府和枢密院,敢于违抗自己的军令,也会严惩不贷的。

东胜军,果真走的是舒城、池州一线。

按照韩世忠的预计,东胜军赶到旌德,怎么也得半个月。但想不到,东胜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旌德。

这次东胜军真的是轻装简从,除了必要的东西之外,任何的辎重都没带。行军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

听到探报的禀报后,韩世忠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急忙登上旌德城头,向外遥望一看,见东胜军果然在城外十里左右扎下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