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梁山大头领

第四百四十八章中计被杀

字体:16+-

既然是退了回来,东胜军也已经杀到了临安城下。那就只能这样了。

临安城外的东胜军大营里,韩滔和彭屺两个人来到帅帐参见了薛魁。好久不见,众人自然是一番亲热。

在接到汪伯彦的书信后,薛魁立刻就给韩滔、彭屺发去了军令。只要宋军一撤退,让他们立刻率领着十万大军,兵发临安。

方腊归隐苏州后,方书和方豪也被方腊召回,但他们的五万兵马却带不走,全都归了韩滔和彭屺。

有汪伯彦和黄潜善做内应,本来用不着韩滔、彭屺他们这十万人马的。但为了给临安城增加压力,也会了让汪伯彦和黄潜善更加死心塌地,薛魁还是命韩滔和彭屺带着十万兵马杀了过来。

二十五万东胜军,把临安城团团给包围了,顿时给了临安城巨大的压力。

韩世忠和韩峰、廖济汇合后,也有十五万人马。他们认为虽然出城和东胜军一战,胜算不大,但守住临安城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临安城城墙高大,城内粮食充足,再加上可以调动百姓一起守城。只要不出意外,三五个月内东胜军是不可能攻破临安城的。

而金军即将南下,东胜军不可能再有这三五个的时间了。

因此韩世忠向赵构上了奏折表了决心,一定能守住临安城的。

当天晚上,汪亭悄悄地上了城墙,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向城外射出了一支箭,箭上绑着汪伯彦的一封亲笔书信。

很快,就有东胜军的军兵捡到了那支箭,并把书信呈交给了薛魁。

薛魁展开书信一看,不由得心中大喜。

在书信中,汪伯彦说道,在明天晚上,在西城门楼上以三盏大红灯笼为号。打开城门后,薛魁就可以率领着东胜军冲进临安城。

汪伯彦和黄潜善这两天可是忙坏了,二人忙着联系他们的心腹和旧部,商议和研究怎么对付韩世忠等人的办法。

第二天的酉时,韩世忠和众将正站在议事,突然有内侍来传旨,说是赵构宣韩世忠及众将进宫,有要事和他们商量。

韩世忠心中奇怪,不知道这马上就到晚上的,赵构有什么要事要和他商量,还要带着众将一起进宫。

但这是皇上的旨意,他们可不敢违抗,他立刻带着韩峰、廖济、彭肃、韩继业等将军,跟着那个内侍一起向皇宫赶去。

不过,他们没走皇宫的大门,在内侍的带领下,却来到了皇宫的后门。

韩世忠虽然有些疑惑,但见是内侍带路,他也没起什么疑心。

来到宫门前,那个内侍对韩世忠等人说道:“韩大帅,进入皇宫,不许携带兵器。劳烦大帅和各位将军,把随身的兵器都交出来吧!”

听说是进皇宫的规矩,韩世忠等人也不疑有他。

宫门口有禁军把守,韩世忠等人就把随身的兵器都解了下来,交给了那些禁卫们。

然后,他们在那个内侍的带领下,进了皇宫。沿着曲折的走廊,走了有半里的路程,来到了一处大殿。

进殿之后,那个内侍对韩世忠等人说道:“大帅,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我这就去请圣架。”

说完之后,那个内侍走出了大殿。

内侍去请赵构,韩世忠自然不能怀疑什么。

可那个内侍刚走没一会儿,就听外面脚步声齐刷刷地响,接着大殿的门被推开,禁卫统领石符带着一百多禁卫,端着刀枪,冲进了大殿,把韩世忠等人给包围了。

“石符,你这是要干什么?”韩世忠认识石符,不由得向他怒喝道。

“干什么?”石符冷哼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卷圣旨来,对韩世忠喝道:“圣旨到,韩世忠等人接旨。”

韩世忠觉得纳闷啊!圣旨不都是有内侍的宣旨官来宣读的吗?怎么这次会由石符来宣读呀?

再说,刚才那个内侍,不是去请赵构去了吗?怎么现在又要宣读圣旨呢?

韩世忠心中有一连串的问题,但他看得出来,那圣旨是不会错的。

没办法,韩世忠等人只得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韩世忠等人,作战不利,连失数城,折损数十万将士,实乃罪大恶极,立斩不赦,钦此。”

听到石符宣读的圣旨,韩世忠一下子就傻了。

怎么回事?这次皇上把他们召进宫来,难道就是为了要杀他们吗?

“不,本帅我要面见陛下……”韩世忠跪在地上,大声地说道。

“哼,想见陛下,你没那个机会了。”石符冷哼一声,然后一挥手道:“给我拿下。”

那些禁卫军一拥而上,就要捉拿韩世忠等人。

韩世忠是朝廷重臣,兵马大元帅,面对皇上的圣旨,不敢反抗和违背,可彭肃等将军就不管这个了。

他们为朝廷浴血奋战,为他赵构是呕心沥血。想不到现在一个圣旨就要杀他们,他们才不服呢!

尤其是彭肃,本来就是个暴躁的脾气,怎么忍受得了。见禁卫来抓他,他站起来就大喝一声:“狗屁的皇帝,无道的昏君,想要杀彭某,拿命来吧!”

彭肃一把抓住一个禁卫,就给扔到一边。

其他几个将军也和他一样,站起来进行反抗。

但他们的武器,在宫门口就让人家给下了,而且禁卫的人还多,没一会儿,所有的人就全都被禁卫们给制伏了。

“他妈的,还敢反抗,找死。”那石符冷哼一声,厉声下令道:“就地正法。”

那些禁卫顿时手起刀落,就把韩世忠、彭肃、韩继业等二十多人,全部斩杀。

等把韩世忠他们斩杀后,尸体就扔在那大殿里,石符他们就出了大殿。

大殿外,汪伯彦和黄潜善二人,正在背手而立。石符忙笑着迎上去,向汪伯彦和黄潜善二人拱手施礼道:“汪大人、黄大人、事已经办妥,人已经被斩杀。”

“好,做得好。汪伯彦用手拍了拍石符肩膀,笑着说道:“等明王进城后,我一定在明王面前,替你多说好话的。”

“那就多谢汪大人了。”石符忙谄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