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年代:不再做人渣

第二十一章:无奸不商

字体:16+-

不一会,传来了履带声。

鲍其玉开着挖掘机,挥动着大臂,迅速地清理淤泥和垃圾。

曹睿在一旁都看呆了。

“我靠!鲍大哥!你连挖机都会开啊!你在哪学的?”

隔着玻璃,鲍其玉根本听不见。

他聚精会神地挥动着大臂,尽可能地挖深一些。

不一会,几辆渣土车陆续进场,将挖出的淤泥和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弃渣场。

鲍其玉忙了一个上午。

曹睿则是坐在旁边看了一个上午。

此刻,污泥被清理了一大部分,乍一看没有太多区别,但比刚来的时候好得多。

临近饭点时,曹睿也托人送了些盒饭和机油。

他一边扒着盒饭,一边好奇的问道:“鲍大哥,你准备做什么呀?”

“弄个鱼塘。”

鱼塘?

曹睿愣住了。

一个月挣五千利润,无疑是天方夜谭。

正经生意,根本就行不通。

但曹睿听到鲍其玉准备挖个鱼塘出来,心里更是凉了半截。

渔业固然挣钱!

但存在很长的真空期。

从购买鱼苗和饲料,在到鱼苗成长,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在这段时间,也必须要拉钢丝网,防止白鹭和鹈鹕捕食幼苗的维护成本。

前前后后,更是需要投资一大笔钱,直至成熟期才可以捕捞售卖。

而他们和曹志的赌注是一个月。

时间匆促的根本就不够用!

如果他们输了,就得赔偿三万块。

即使把缝纫厂给卖了,这笔巨款也凑不齐!

“鱼塘能挣到钱吗?鲍大哥,我们答应曹志的是五千利润,这么多的钱可不好赚啊。”曹睿有些失落。

“能挣钱。”

鲍其玉含糊嘟囔了一句。

“怎么挣钱的?跟我说说呗。”

曹睿两眼直放光。

鲍其玉大口的扒着米饭,装作没听见。

曹睿的脸耷拉的像褶皱的木耳,苦笑两声,不再多问。

一个月挣五千,实在是荒谬。

如果挣不到,那曹睿的缝纫厂整个就赔进去了。

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但曹睿并没有在鲍其玉的脸上看到任何紧张。

相反,更多的是自信。

这一度让他怀疑,鲍其玉是真的有某种本领在身上的。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把身家性命赌在鲍其玉身上了。

吃完饭,鲍其玉将纸盒丢在一边,“这么待着也不是事,以后你不用来这边,去缝纫厂处理工作就行了。”

“那怎么行,再怎么说,这是我们俩和曹志的赌注,我也有份的,能帮忙的地方肯定要帮呀!”

曹睿说道。

“等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我会找你的,记住了,这件事必须保密,任何人都不能知道。”

鲍其玉叮嘱了一番后,转身离开。

他调走曹睿,无非就是一个原因,曹睿根本帮不上任何忙。

如果硬要说详细的话,鲍其玉是想支走曹睿。

因为,他还得去管理自助店里的生意。

他已经把钥匙给了杨晓曼,所以他只能等她上班的这段时间去客厅装货,来填补自助餐店里食材的空缺。

至于鲍其玉为什么要叮嘱曹睿不要过度张扬,无非是因为习惯。

隔墙有耳,草木皆兵。

在商业圈待久了,性格就会变的谨慎。

鲍其玉曾经在商业圈摸爬带滚的时候,见识过太多的尔虞我诈。

在商人眼里,钱才是首位,没有任何感情可言。

每个奸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吸血鬼。

别看表面都在谈吐斯文的交谈,其实背地里都在想着如何把对方扳倒,并吞掉产业。

所以,在一件事没有完成之前,鲍其玉绝不会轻易言传出去的。

接下来的好几天,鲍其玉上午都待在池塘开挖机,下午开着小货车去家里运货。

日子虽然在重复。

但店里的收入在增多,池塘里的淤泥,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鲍其玉也掐得很准,清理完池塘的垃圾和淤泥,刚好花了十天。

清理完淤泥,鲍其玉刻不容缓,立马去寻找之前联系的绿化商及渔业商,批发大量的草坪,以及及不同种类的鲜鱼。

紧接着,鲍其玉在每条鱼上都挂上了木质标签,将它们全部都丢进了池塘内。

随后,鲍其玉又花了一笔钱,买了若干套渔具。

仅仅用了十五天,鲍其玉就规划好了城东池塘。

也就是说,留给他赚取收益的时间,还剩十五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鲍其玉现在就可以立马开门做生意了。

但在这之前,他还得去做一件更关键的事情。

将城东池塘打理好后,鲍其玉去了一趟缝纫厂。

推开办公室的门,鲍其玉看向曹睿开门见山道:“曹总,事情办好了,现在可以捞一笔了。”

曹睿站起身,两眼放光,“鲍大哥,该怎么做?就剩十五天了,能赚到五千块吗?”

鲍其玉也不再卖关子,将他的想法统统都说了出来。

“启动资金,我已经全花光了,其中鱼类和钓具占大头。城东池塘内现在有鲈鱼,鲫鱼,鲤鱼,黄鱼,还有鲟鱼。所有的种类我也按照市场价贴上了标签。顾客租了渔具,就可以参加垂钓,钓到鱼后,可以直接带走,也可以按照标签上的数字积分。积分可以在十五天内兑换奖励。”

“奖励是什么?”

曹睿问道。

“两千积分,一辆桑塔纳。”

“桑塔纳?鲍大哥!你疯了吗!一辆桑塔纳就要五万块!这哪买得起啊!”

曹睿震惊得冷汗直流,他的心里越来越没底。

“按照市场价来计算,两千积分根本就不多,如果窝打的好,坐一天差不多能钓五六十条鱼,怎么说也有两百积分了。十天就送一辆桑塔纳出去,不得赔死啊!”

鲍其玉坐在沙发上,不动声色道:“我这不是找你出主意了吗?你找个能够信得过的朋友,让他昼夜不分地去钓,我会让他率先凑够积分的。记住了,这个朋友,一定要信得过,而且是从未露面过的。”

曹睿微微一愣,惊呼道:“找托?会不会太不道德了?”

鲍其玉白了他一眼,问道:“你是想坚守道德,还是想保住缝纫厂?”

自古以来都有无奸不商的说法。

这并不是空谈。

商海入战场,这句话也不是空谈。

表面上尊敬恭维,背地却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

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不光彩的。

鲍其玉曾经白手起家,在商业圈撞得头破血流,也见识过太多的腥风血雨。

如果让一个商人能够坚守道德底线,那么,对不起,只能说这个人不适合这一行,或者说他只是一个仅为解决温饱的圈外人。

曹睿咬着牙想了一会,终于点下了头,“好!鲍大哥,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已经知道该找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