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大唐进士,女帝求出山

第53章脸都吓白了!尽早冲击仙人之境!

字体:16+-

徐风业本来就像是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被这丫鬟这么一说,整个人都愣住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在青州,姓陈的女子很多。

不过,有资格进入这芙蓉诗会的,却是少之又少。

所以,小丫鬟说的陈小姐,应该就是青州杨家的大小姐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杨业的身份呢?

一念及此,徐风业的表情,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脸上的红晕,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白。

他虽然狂妄,却也不傻。

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杨业跟青州杨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让徐风业,很是为难。

他父亲虽是青州府学正,但在杨家眼中,却是不值一提。

只要杨家老爷子一句话,就能让他爹滚。

“这位就是杨公子吗?”

“怪不得,城门的算命先生,说我会遇到贵人。”

“杨少爷,快请进!”

刹那间,徐风业光速变脸,带着一丝尴尬而又客气的笑容,讨好地说道。

杨业看着这一幕,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

这个青州才子,当真是让他刮目相看。

杨业也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便不再理会他,径直走进了芙蓉园外园。

徐风业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副为难的样子,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做这个看门的。

老实说,他一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毕竟这是一个结交权贵的好机会。

但是,当杨业说出“看门人”的时候,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前途无量”的职位。

还好,方才那一幕,只有芙蓉园的丫鬟看到。

要不然,绝对会成为整个青州的笑柄!

杨业走进芙蓉园外园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青州才子。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笑风声。

或成双成对下棋,或弹琴,或作画,尽情施展才华。

杨业对这些读书人并不感兴趣,只是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

他堂堂一大儒者,跟一群小屁孩去争什么?

这要是被人知道了,绝对不会有人夸杨业有多好的学识。

他们只会认为,他是以大欺小,德不配位!

杨业很是后悔,为什么要参加这次的芙蓉诗会。

芙蓉诗会与他所想的截然不同,与其说是一场诗会,倒不如说是一场对青州城青年才俊的考验。

这对他学习静斋先生的理论,没有任何帮助!

别人聊风花雪月的时候,自己总不能去问别人对“静斋论”的看法吧。

这不是破坏气氛吗?

你要是真的那么干,人家估计都想你这人谁啊,咋这么能装啊。

早知如此,他就不来了。

还不如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看书呢。

杨业正懊恼,却有一个身穿白裙的丫鬟,在众多中文人学生的注视下,将这一次的题目贴在了高台上。

“我们小姐说了,这一次的诗会,就以梁祝为题,诗词歌赋皆可,还请各位才华横溢之辈,多多指教。”

“若能够得到我家小姐以及内园中诸位名士的赏识,就可以入内园中,与青州诸位名士论道。”

小丫鬟话音刚落,就有婢女拿出笔墨纸砚,让他们尽情发挥。

杨业的目光落在桌上的笔墨纸砚上,顿时来了几分兴致。

他对外院的所谓青年才俊很是失望。

只是不知道,能进入内园的才子怎么样。

至于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他可太熟了。

这故事在原先的世界也算是家喻户晓。

而且他杨业和半年前相比,早已经今非昔比。

儒道两家的典籍,他都看过不下一千本

他如今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首诗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

他想都没想,就写下了一首诗,叫做《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生前富贵草头露,死后坟前樵农归。”

杨业放下毛笔,将上面的墨迹擦干,递给旁边的丫鬟,提前交了卷。

至于《陌上花开》能否获得芙蓉诗会主办方的认同。

老实说,杨业真不以为意。

他要见一见青州的名流,根本不需要暴露自己大儒的身份,只需要打着杨家的旗号,就能邀请九成以上的名流。

但杨业却不想这么做。

就算他真的走上了儒家圣人的道路,也要等到他的立言之书写完之后,再进行学派之争。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他来这里,只不过是为了看一看静斋的理论。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有系统在手,他也不一定非要选圣人的道路。

但杨业却对自己的外挂充满了警惕。

借助着系统的力量,是可以轻易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只是,这样的实力,能靠得住吗?

相比起系统的强大,在这个世界中,儒家圣人的教诲,也是一个可以让人超脱的途径。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只不过,这样获得的能力属于自己。

就算以后系统出了问题,他也有一战之力,不至于束手就擒。

因此,哪怕他可以借助系统轻松获得强大的实力,但他依旧不想放弃圣人之路。

“接下来,我要尽快冲击仙人之境,成就不死之身。”

“那时,我便有充足的时间,去尝试一下儒家圣人的道路。”

杨业心念一动,并没有受到系统能力的蛊惑。

相反,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将系统的能力,放在儒家圣人的道路上。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成为仙人,拥有不死不灭的基础上。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只有这样他才能摆脱系统。

内园相比于外园里风花雪月的读书人,这里的读书人可就忙得很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和那些外园士子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作为青州的读书人,他们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要向先贤们学习,为天下苍生着想。

所以对于外面那些只会风花雪月的读书人,他们很是不屑,认为这些读书人根本就不配称之为儒生。

最多也就是一个有点文化的普通人。

这个时候,他们都在议论着最近一段时间,长安城之中的事情。

“东华门游街,乃是我儒生的无上荣光,现在却让一名僧人享受此等待遇,简直就是对儒生的羞辱!”

“君王无道啊!”

芙蓉园的花园之中,一位青州名士,捶着自己的胸口,唉声叹气。

只恨自己,不能站在朝堂之中,否则这昏庸的朝堂,必定会恢复往日的荣光。

所谓“僧人”,当然就是陈玄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