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吹来的风中已经开始夹杂起几分寒冷,
大昭京都城里,好些人已经拿出由苍山生产出的毛衣,裹着围巾出门。
而在皇城长乐宫中的圣后娘娘,在喝下一口暖暖的南瓜粥后,脸上却浮现起几分惆怅之色看向玻璃窗外。
无论是南瓜粥还是面前透明的玻璃,都是小皇帝回到京都后出现的,赵启小时候她也不是没有见过,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小皇帝居然拥有这般强大的能力。
"这个皇帝,从安江一路杀到广汉,还不回京吗?"
圣后的声音依旧充满神圣,其中甚至有几分不满。
寇腾正在为圣后娘娘准备暖手袋,听见这话轻声笑了笑说道:"说起来,陛下杀得好像是有点狠,听人说巴江水都变红了。"
谁都知道巴江水变红不可能,可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天子此次离开京都前往永州,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永州杀了多少人。
不过,这些人并非普通百姓,皆是朝廷官员,官职最高着为一地太守最低者是些不入流的小官。
众人本以为安江和非盛宏等人的死只是个插曲,谁料到那只是个开端。
和非等人勾结商人压榨百姓,牵连几十名官员,皇帝随后从罗庆唯府邸中搜出不少他贿赂官员的证据,不止是安江一郡,
作为州府之地的永延太守亦是牵涉其中,于是赵启连夜赶往永延,永延官场上下体验到了同和非一样的体验——措不及防。
旋即,赵启抓着罗庆唯一条线寻根问底,再加上庄融齐叔常两人奉命在永延经营几个月,从收受贿赂,夺取百姓手中土地券之事,
逐渐扩大到前些时日朝廷所颁布过释放奴婢的政令,无数世家因此倒在皇帝的屠刀之下全然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广汉,位于州府永延的北边,靠近东林山,乃是永州北面门户。
赵启此刻正站在一处田埂上,因昨夜的雨水,空气中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有不少百姓正在地里忙活,看起来他们一点儿也不害怕九五至尊就在田埂上。
今天是他们领到土地的日子,自然无比的高兴,说什么也要来新田地里看一看。
"真是没想到,本以为没有朝廷发给我们的土地券就没法子领地,没想到我们圣上早有防备。"
"是啊,是圣上给了我们地,以后再也不用给罗家种地了。"
"那是,以后我也不用给吕家种地,以后终于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
地里头,有两个男人俯身下去捧起肥沃的土壤,言语之间很是兴奋激动。
两人正说着,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走了上来,望着脚下的土地惆怅叹气,说道:"唉,可惜这地再也不是我们的了。"
"这..."
其中一个男人说道:"周伯,话也不能这么说啊,若不是圣上,我们大家还得过着给别人种地自己却什么也捞不着的时候。"
如今,他们都已经彻底明白皇帝陛下授田的制度。
简单来说,虽然他们有了土地,可不再和以往一样这些土地属于他们,而是属于国家。
他们所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不过另一个男人显然是想到什么,说道:"周伯,庄大人还和我们说过,以后这地即便朝廷要收回去,也会给咱们钱的。"
将土地收归国家再分地于民,其实这样的国策在赵启所知道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即便他没有听见地里的人说的话,赵启见到那个周老头子也能猜得到,这几日这个老头子多次来求见面圣。
"皇上,这样真的能行吗?"
身旁,在永州忙碌了数日的庄融跟随在赵启身边,俊朗的面孔上胡子不知道多少天没有修理,随着风吹过,很是糟乱,
对于皇帝陛下如今所试行的田地之制,他感到十分的担忧,"如此这般,若是流传出去,只怕诸世家大族,甚至...甚至朝廷官员都难以同意!"
"朕自然知道你是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那些世家大族不同意,最后奋起反抗。"
小皇帝微笑着瞧着田里面谈话的几个农民,目光已透过黝黑的土地穿越历史的长河,进入西汉王朝最后的某段时光。
一个名叫王莽的男人在短短几年间便推翻强大一时的西汉王朝,然而,最后他所建立的新朝甚至没有坚持过二十年便走向了毁灭。
其中改革中便有关于土地的改革,其所行王田制便是将土地收归国有,继而将之分给百姓。
只是,这个看似对百姓都有利的办法最终居然失败了。
这段时日赵启自然是想过失败的原因,其中关键有四,其中最基础的原因是王田制的核心,也就是‘计口授田’,
可是当时即便是全国的土地都收归朝廷,最后也无法完全做到计口授田,说白了就是土地根本不够人口均分。
但赵启所处这个时代不一样,不止地域更为辽阔,土地更为宽广,更为重要的是,昭国压根儿就没多少人。
东汉史学家荀悦就曾说过:“夫井田之制,不宜于人众之时,田广人寡,苟为可也”,何况赵启所走这一步棋也不完全相同。
如今赵启只是在永州之地初步试行,并未全国推行。
有一句话叫做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唇亡齿寒的道理在这个读书人稀缺的时代可不是谁都懂的。
"庄融,"
赵启淡淡的开口说道:"朕并不担心这些蛀虫反对朕,朕此次所求的本来就是破而后立,如今大昭唯有先经历死才能浴火重生!"
庄融神情微怔,其实这几日从卫长青胡青山等人口中,他隐约也猜到了几分皇帝的态度。
只是亲耳听见,终究是不一样。
"皇上,小小永州三郡便已见强烈反弹,若是..."
赵启没有等他说完,笑吟吟的看着他说道:"怎么,你难道怕朕把你家的地也收了?"
"这个你大可以放心,对于功勋之臣,朝廷所赐之地,朕是不会动的,毕竟这也是你们搏命而来,朝廷理应对有功之臣有所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