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小昏君

第12章 急报入京都(上)

字体:16+-

自皇帝先斩后奏离开京都后,圣后娘娘再度出面协助政事堂军机处处理政事。

皇帝的离开,他的诸多变法之策并没有因此停滞,落实考成法已经推上日常,即将推向全国。

普查人口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新的土地制度仍在永州试验推行,数日前他们便知道皇帝前往永州亲自推进。

而几天前,庄融齐叔常两人向朝廷上奏,永州永延、安江两地土地已经基本清丈完成。

政事堂中,在桓浩的牵头下,向伯符顾东明等大臣正在商议武举之事。

自皇帝陛下开科举,文武分开,文举在前武举在后,当时所考虑的主要原因是前线有战事,还有由于废除宗门之事耽搁了不少人,故而将武举放在后面。

如今战事已经尘埃落定有一段时日,废宗门建学校在白云谷等数个门派被灭后,又有白景苏和赵玉衡两位太上宗师的主导,再无人敢试探朝廷决心,如今已陆续步入正轨。

尤其是率先同意建立学校的四海剑派,现如今已经安排下诸多教谕,关于学生上课的课程也已经初步拟定,想必明年便能正式开学。

"武举肩负定国安邦的职责,还是尽早拟定日期,争取在明年年初开启武举考试,"

身为吏部尚书的向伯符说完后抿了口酒。

桓浩干笑两声说道:"此事由向公和梅大人商议就好。"

他所说的梅大人是才上任的国子监祭酒梅屋。

谁料顾东明突然说道:"陛下还未还京,此事是不是还得先请示陛下?"

听见这话,殿中大部分人都感到意外,心想你不是应该是请示圣后娘娘吗?

只是这疑问没人能问出来。

便被外间传来的急切通报声给抢了过去,"诸位大人,十万火急,十万火急!"

"黄大人,您怎么也如此慌张?"工部尚书荀绾打趣道。

来人正是兵部尚书黄庭柱,他虽也是政事堂大臣,但同时也是军机处大臣,因为江陵才收复不久,他又是兵部尚书,便有诸多大事等着他和大将军方正南处理,故而没在政事堂中。

如今政事堂中赵启没有定立位次,不过桓浩有辅政之名,故而一直是他牵头。

军机处中自然不能如此,大将军方正南便总领军机。

向伯符见此情形,放下自己的酒壶,能让黄庭柱这样的沙场宿将面色大变,他也知晓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尚书,何事能让你如此慌张?"

顾东明抢先一步询问。

黄庭柱捏紧拳头,声音阴沉,"广汉太守急报,陛下在东林山附近遭遇埋伏,贼兵高达数千人,大将军现已前往长乐宫面见圣后,诸位大人快些随我一同过去吧。"

"这....贼兵?"

荀绾很懵,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这是个笑话,可谁敢开皇帝陛下的笑话,"东林山附近怎么会有贼兵?"

"荀公,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先到长乐宫一并说吧,"黄庭柱直到现在也是不敢相信的。

很快。

众人来到长乐宫前,大将军方正南此时也是刚到。

宫内的圣后娘娘听见外面传来六部大臣求见的声音,一时之间也是摸不清楚,放下手里的蛋黄酥,说道:"什么事情,这么多人还不能下决断?"

其实皇帝此次出京,她已经很少参与到政事当中。

如果除去臣子们主动求见,她也几乎不召见大臣谈论政事,此刻她就正和平阳赵征斗地主,玩得正乐。

赵征听见大将军方正南都来了,仿佛是嗅到什么般,直接扔了手里的牌,说道:"方正南都这么急,肯定和军事有关,难道是逆越不服气,又打过来了?母后,快些召见吧。"

平阳看着自己手里的四个二,心道这群人来得真不是时候,不过她也没有因此阻止袁太后,"母后,会不会是皇弟要回来了?"

"你就期盼着他早点回来是吧。"

"母后难道不期盼吗?"平阳调皮着说。

此时,进来的太监李进忠说道:"娘娘,诸位大人说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圣后娘娘本来轻松的神态随着这四个字变得严肃起来,仿佛瞬间回到了建昌十五年听说燕越两国联军来犯时一样。

"何事竟让诸公慌乱至此啊,"

圣后娘娘本就在长乐宫前殿中和赵征平阳打牌,待众大臣进来她已经恢复平静,看向方正南说道:"大将军在三江口歼灭逆越大军数万,今日是怎么了?"

方正南神情阴郁,他骤然跪下说道:"回圣后娘娘,十万火急,陛下从广汉离开后向北准备进入东川前往东林,却在东林山附近,遭遇埋伏,"

"陛下身边西苑军士兵突出包围,广汉太守才得知,八百里加急送至京都,现陛下情况不明,据报,埋伏刺杀陛下之人,可以千计,"

"他们身上所着甲胄,乃东林军制式,不过还未有实证。"

"贼兵?!东林军?!"

圣后娘娘闻之,神态骤然紧绷,风眉微蹙,呼吸渐重,他扫过诸大臣,徐徐说道:"哀家明白了,你们现在也不了解多少啊。"

向伯符语气中透着一抹锋利,"大将军,现在已经不需要实证了。"

"向公冷静,"

陈玄默双目如炬,看起来倒是十分镇定,"京都距离东林山千里之遥,广汉太守奏报一天才送至,也就是说明广汉太守已经前往东林山救驾,陛下有真龙护佑,或许此刻已经脱离险境。"

"传锦衣卫指挥同知牛牟,"

圣后娘娘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凛然说道:"皇帝遭刺,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

随着陈玄默和圣后两人的话音落下,众人心情终于平复许多。

圣后传牛牟自然不是要骂他,而是因为锦衣卫乃皇帝亲卫,王基和胡青山这两个锦衣卫头子都在皇帝身边,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锦衣卫必然知晓。

其实李进忠刚出宫门就迎面遇见了准备进攻的牛牟,从一介羽林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牛牟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夫。

为上报君恩,逼着自己读了几年书下来的牛牟在一身三品官袍的修衬下,已见几分文人气息,但深邃的双眸也在告诉旁人,他并不是个纯粹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