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治大唐

第100章 陕州油条

字体:16+-

这个时代,唐人就已经描绘出了简单的舆图,以指导商人外出经商。

舆图绘制的十分朴素,只标注了非常重要的城池,关隘,道路和驿站。跟后世的地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比例尺更是不可能有,上面表示距离的,称作脚程。

依照舆图上的标注,从长安至东都洛阳,走官道居然有八百余里。孟凡最初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也颇为吃惊。

要知道,长安到洛阳,直线距离不过三四百里。

但官道的路线,却并非是一条直线。因此路程才增加了一倍有余。

两京之间,沿途设有二十七座驿站,便算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了。

在路晓行夜宿,几人大约以每天一百里的速度,向前行进。

起初,孟凡和两个女孩儿,还兴奋勃勃,掀开车箱的窗帘,不时欣赏着大唐的壮美山河。

一天之后,两个女孩儿便都精神不振,在车上昏昏欲睡了。

孟凡知道,这是不常乘车,晕车的表现。还好临行之前,他们带了些纯度很高的花露水,对于晕车多少能起到些提神醒脑的作用。

孟从虎一路都随着车夫,坐在轿厢外面,车厢内,就只有孟凡,崔莺莺和孟甜三人。

关中平原这时候,还是绿草成荫,灌木丛生的丰美草场,并非像后世的黄土高源,赤地千里,沟壑纵横。

因此,黄河水也是极其清澈的,水量也比后世大了许多。车马延着官道而行,间或有与黄河并向而行之时,便可见到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大河气象。

他们本可在长安便买船直下,经广通渠直入黄河,一路东来。

这样不仅能节约两日的路程,也更加方便快捷一些。

那为何舍近求远,选择了陆路呢?还不是因为,水路比较费命。

黄河水道有一处极其险要的所在:三门峡。

如今这个时代,疏浚黄河河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过不过得了三门峡这处险要,完全要靠船工们的操作水平和丰富的行船经验。

当然,经验最丰富的船工们,肯定是早已葬身黄河河底了。

孟凡可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其它人,更不想沉尸黄河,做个曲死鬼。

因此,就算要他多走一年路程,他也不会贸然选择走水路。

更何况,孟凡还想要借机考查一番东西两都之间的陆路商道。

两都之间,还有潼关这处重要的关隘,极是雄伟壮观,对于孟凡这个后世人来说,还是极富吸引力的。

因此,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走陆路。

第三日上,过了潼关又行了半日,他们终于按照计划来到了此次出行的第一个重镇:陕州。

此地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

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承三晋。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镇东、西、南三面。

北面,更有黄河蜿蜒东行,犹如一条世龙,横卧于广袤的华中平原之上。

这里商贾云集,汇聚着来自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的各色行商。也是两京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到了陕州,出门已经三日,端得是人困马乏。车辆需要检修,马匹也要休养。

孟凡刚好趁此机会,在陕州逗留一日。

客栈中饱饱的睡过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崔莺莺,孟从虎和孟甜,准备到城中四处逛逛。

四人吃不惯客栈的早点,被长安的豆浆油条养叼了的嘴,早已不再习惯那些干硬的胡饼。

本以为这里最多能有个面片汤什么的,总好过胡饼。

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才一出街没多远,他们就在陕州县衙门口没多远,看见了熟悉的东西。

那赫然就是孟凡发明的油条。

几人眼前一亮,也不管这油条到底是怎么如此神速的传到陕州来的。就迫不及待的上前去,各人点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一根油条下了肚,孟凡这才来了兴致,喝了口纯豆浆,开口问那摊主道:“店家,你这油条从哪里学来的,味道着实地道。”

小贩笑着说道:“一看客人就是打长安来的,一定是吃过了最地道的油条,才能分辨出小的这油条的好坏来。不瞒客人说,这油条可是小人花了大价钱,从长安城学来的。长安出了个孟大善人,专一好免费教人技艺,因此养活了好些穷人。来往的客商看着眼馋,便有那争相效仿的,却没一个做得出来。因此小的便花了重金,从孟大善人的代理商处,买来了这东西的配方和炸制方法。”

孟凡笑不出来了。自己千防万防,也防不住有人投机钻营。他所制订的代理商规则中,明明已经规定了,不得以任何形式,把从孟家酒楼所习得的技艺,转卖给他人。也不得私自招收下级代理。

这才出了潼关,就让他发现了李鬼。

他也无心去追究,到底是谁把油条的技艺变卖给这位商贩的。

通过这件事,也使得他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开放经营的理念。

他传授这些小吃,原本就没打算在这上面赚到多少现金流。不过是想在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到一些生活有困难的百姓。

至所以要制定不得私自外传的规则,也是怕有人故意破坏市场。使这些小吃的价格回落。

到那时,经营一家小食店,还能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便是很大的问题了。

这些泄密者,终究害得还是他们自己。

孟凡虽然无意追究,可未来威福堂的堂主孟甜,却并不打算善罢干休。

这小姑娘最恨的就是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之辈。

刚刚听了小贩的说辞,顿时就皱起了柳眉,想要调查清楚,到底是谁泄漏了油条的制作工艺。

“我们也是东京的生意人,这次去长安,吃到了好多好东西。尤其是这油条,简直要馋死个人。原本以为,出了长安就没这口福了。没想到到了陕州,还能吃上油条。只可惜,这东西到了洛阳,是绝计没有得了,这可如何是好?”孟甜皱着小鼻子,一脸的失落。

这小姑娘很有几分表演天赋,搁在后世,妥妥的童星啊。唬得一旁大嚼特嚼的孟从虎一愣一愣的。心想俺姑姑啥时候成洛阳人了。

他正瞪着一双牛眼,大惑不解这会儿,就见那摊贩眼珠滴溜溜一转,在衣服上擦了把手,凑上前来陪着笑脸说道:“想要继续吃到这东西,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