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凶陵

第397章 下达凹谷

字体:16+-

下来以后才注意到,这凹谷不仅仅是外观上呈现的凹槽形状,就连下面的地势也都是凹槽形状。

这就导致我们在上面看到的低矮树木,实际上都是有数米之高,义哥看了一下这里的形式,凹槽边缘虽然植被很少,但十分的陡峭,我们现在负重前行,这里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样一来,我们只能从中间的高大丛林里穿过去,刚进去的时候,一针就说这里有股子怪味,让我们把面罩都检查好。

进去以后,才发现里面的树冠说是遮云蔽日最为恰当,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凹槽内阳光的光线好像照射不进来一般,但边缘地带是可以借助岸上的一些光线看清楚路,但进入丛林以后,是彻底看不清楚了,无奈大家只能在大白天打开手电前行。

义哥说阳光照射不进来的原因,是跟这凹谷上空的空气有关,但具体是因为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在丛林里穿梭,越走越觉得这里的形状不像是人为所致,更像是天然形成的,整个地势都有是各种角度的倾斜,拉姆时不时还会在后面叩拜一下,好像这凹谷有什么神灵所在,但至于出现这种形状,是否有什么特异之处,属实不好做定论。

主要是现在视线被完全遮蔽,光线照射在哪里,哪里才会亮堂,所见范围很小,稍远一点的情况根本察觉不到。

目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啥也不想,啥也不看,跟着义哥所带领的方向,低着头闷声走,想着用不了多久指定是能走出去了。

可走着走着,后面没声了,我是在中间位置,前面只有四人,后面至少也得三人才对,可一回头,一个人都没有了。

我手电往后照照,都是茂密的丛林,好在看到了冰清的背影,才知道他们只是掉队了。

我招呼义哥等等他们,随着后面喊道:“你们在那干嘛呢?”

苏可心回应道:“这里的树木都很奇怪,你们过来看吧。”

一针看了我一眼,那就待着等干脆就过去看看,到了以后发现,他们几人在看得竟然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红色蘑菇。

一针说:“这是红菇,这里竟然还有这玩意儿,可以带上些,到时候也可以可以煮着来吃。”

说完,一针就想要将这蘑菇摘下来,谁料被冰清直接阻止住了,“先别动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植被都略高,就连这个红菇也是。”

我看着这个红菇,菌盖直径大概有个30公分左右,这个并不算异常,但蹲下来查看这菌柄长足有15公分。

我迟疑了下,早些年刚下学的时候,曾经跟随大伯去过东北三省境内的一个斗,那斗是在一个叫公主岭的山岭,地处吉林中西部,左沿岸就是东辽河中游,温度是既有东北地区的寒冷,也具备了河岸地域的潮湿,所以在这座山岭中,除了东北物资丰富的动植物,那就当属这营养价值极高的各种山货了。

最常见的也就是这红菇,这也是我接触到少有的菌菇类中,极其了颜色和气味,以及口感上都极佳的蘑菇,所以对其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但去过东北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山水仿佛是滋养着万物一般,不只是人,就连动植物都生长的极其喜人,所以在进山采蘑中,我也是见到过不少的巨型蘑菇,有的甚至都有鞋头大。

所以对于现在出现的红菇大小,我并不觉得意外,甚至有些少见多怪的意思,但听到看到一针和义哥都默不作声的时候,我知道这红菇,应该是有些问题。

一针用银针检查了下,确定这红菇是没有毒的,大家才放心进行接下来的事情,义哥此时说道:“冰清说的对,这红菇的体积是大了,已经大了正常红菇的两倍了。”

“会不会是这片的土地比较肥沃?”贝波问道。

还没等义哥回答,九水站在最后,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草丛说道:“那看样是这片的土地都比较肥沃,这边也有不少大蘑菇。”

回头一看,还真是,这不远处得有十多个红菇,都长势喜人,这个头一个不逊于另一个,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周边出现的一些常见的树木,好像都比正常的粗大一些。

这下,我还是有些不信服,属实是搞不懂几乎是地带,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我将身边的一棵青松连腰砍断,我数了下这树的年轮,也就只有个五年的时间,但这树的枝干却有数十的年的感觉,十分粗壮。

这下还真是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植被就是比外面的要大上很多,义哥说极有可能是这里并不接触阳光,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环境,特殊的环境中总会出现不用于正常的变化。

这一来,这么大的红菇,也不敢直接带上食用了,毕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有没有改变红菇的一些基因。

得知了这个事情,大家继续沿着地图中的方向行走,前面出现了反光,义哥说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丛林的中间,行动都更加的谨慎小心了许多。

手电光线照射在前面,出现了反光,前面有水,有水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现在身上的淡水携带都很充足,并不需要进行补充。

而在山林间有水塘,多数就会有水蛭或者是其他浅水域出现的危险,甚至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淤积区,这种都是极其难以通行的。

我们停留了一下,正在不知怎么通过的时候,贝波站在我旁边,刻意压低声音说道:“乔哥,前面很阴冷,罗盘一直转个不停,现在看不到天空,也没办法看卦象,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一针走得稍微快一些,攀爬到一棵笔直的树干上,四下看了看,突然指着左前方说道:“那边地势比较高一些,从那边走。”

按照一针所说的斜坡行走,这里完全是一个斜坡,而那中间大面积的水潭就是中心位置,借助着这些斜着生长树木的支撑,一点点的往前面移动。

这片水域很大,但并不深,最边上的水域内有不少的杂草,水中有不少倒塌树木的化石,在黑漆漆的丛林间,像爪牙舞爪的怪物,看着就要几分瘆人。

借助着头顶的探照灯,看到中间的水潭已经没有了那些杂乱的树木和藤蔓,水面异常清澈,水红恍若有东西在动,斜着行走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我固定住后,仔细一看,才看到那里面竟然是成群结队的游鱼。

这些鱼数量定神一看,还真是不少,体积也不是很大,通体都是透明的,真是可以看到两个奶白色的鱼泡在一闭一合,一针见我盯着这鱼看,说道:“这种不见光的鱼都是这样,看起来像水一样,主要是环境造成的,不过这样对它们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在自然界中,这种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导致很多细微的适应变化,这就是最直接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