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绑架徐妙云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想坑儿子

字体:16+-

整个应天府到处都是风言风语。

有的读书人认为马上就要爆发天灾。

亦或者是朝廷又要征战打架?

毕竟这两年朝廷安定了下来,根本就不缺粮食。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朱肃收的米太多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堆陈粮旧米。

那么到时候这些米就会大打折扣。

这岂不是浪费粮食?

而众人都知道。

吴王殿下表面上大大咧咧,可他乃是一个无奸不商的商人。

怎么可能做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情?

这里面必有缘由。

坊间都已经传得那么沸沸扬扬,朱元璋和朱标自然也得知了此事。

朱标平日里面,早晨陪同朱文章上完早朝,便要同朱元璋一起处理政务。

因此,朱元璋看见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将这封奏章递给了朱彪。

他紧紧地皱着眉头,语气不善。

“这臭小子在闹什么幺蛾子?钱多了没地方花了是吧?”

说到这个,朱元璋就是气啊,平日里面找朱肃要点钱是千难万难,但这臭小子居然把钱拿来大肆地挥霍。

根据挺优惠打探到的消息,起码已经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出去。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朱肃是他的儿子,这些钱应该都是他的才对!

果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花出去那么多钱,居然不跟他这个当爹的打个商量。

他真以为是天老大,他第二了是吧?

朱彪看着父亲那么生气,也是无奈地笑了笑。

“五帝做事情自有他心中一番成算,说不定他是有了什么消息,父皇,你还是去问问他。”

朱元璋听到这话,杀人如麻的铁掌,砰的一声就打在了御案上。

他猛然站起身,勃然大怒。

“还要咱去问他,咱可是他爹!”

“我看他完全就是脑子被驴踢了,赶紧把他给咱叫进宫里面来。若是解释不出来个一二三的话,咱就让他好看!”

朱彪嘴角抽了抽,心中不由得想到:

爹,你说那么多有用吗?你能把老五怎么样?

每次说得好听,可你追又追不上老五,打的话也打不过他……母后还会给他撑腰呢。

“父皇,您还是不要着急了,听说老五之所以做这个举动,是因为他江宁府的粮仓被人收购了一半之后,他就开始了。”

朱标娓娓道来,朱元璋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还是余怒未消。

就算是老五没打算乱花钱。

但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先给他这个当父皇的商量商量?

这是没把咱放在眼里面啊。

若是背后真的有什么大动作。

那么,以他的雷霆手段。

肯定可以将那些背后从中作祟的小人给直接抓起来,哪里还需要这么费心费神,而且还费钱地去筹谋?

朱肃果然还是有些太不知道天高地厚。

朱元璋心中如是,想着然而却有一抹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小窃喜。

看来老五还是需要他好好教育,才能真正的成为辅佐彪儿的左膀右臂。

两人商量了一番,朱元璋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慢悠悠地说道。

“这背后,必然有人作祟。按照那群商人的性格,断然不可能跟老五打什么价格战。”

“既然老五不把这件事情告诉咱,那咱就要让他摔个跟头,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天高地厚。”

作为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朱标何尝不知道父亲心中在想什么呢?他有些犹豫地开口。

“父皇,您还是别这么做了吧,老五那么爱财的性格,若是血本无亏,说不定会有多伤心。”

“我们还是告诉他一声,让他别收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由锦衣卫去办就好。”

“哼!”

朱元璋很傲娇地一仰头,心里面却在打着小算盘。

“反正这小子也不想靠咱。”

“跟他说了有什么用,以后肯定还是会不服气的。”

“咱们顺便再将官仓的粮食也卖给他,到时候他花了大价钱的粮食进入了那群商人的手里面,咱们再将背后之人给揪出来,斩首抄家那粮食和钱不都还是进入了咱们的手里吗?”

朱元璋笑得较为狡猾。

听得朱彪一阵的目瞪口呆,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自家亲爹的心狠手辣。

居然对老五都能坑得下去手。

朱标还是有一些不赞同的,可是看朱元璋那斩钉截铁的样子,肯定也不会认可自己。

但他又转念一想,其实父皇说的也并不无道理。

五弟现在做出这样的事情,说不定就是因为他太飘了。

的确需要好好抑制一下。

只要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最后再给他兜兜底不就好了吗?

朱标倒是跟朱元璋不一样。

他就忍不下这个心来。

毕竟老五摸爬滚打长大,成为县令这一路的艰辛不为人知也。

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钱,他肯定会难受地偷偷躲在被子里面哭吧?

朱元璋神情激动地告诉朱彪,要将官仓的粮食拨给朱肃多少。

朱标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

总之,这件事情倒是很快的实行了下去。

江宁县粮仓的粮食堆积的越来越多。

江宁县的府兵们全部都要忙不过来了。

管家看着哗啦啦花出去的真金白银,心疼得无以复加。

他不禁疑惑地看着朱肃问道。

“老爷啊,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银子来收购这些粮食啊?江宁县的大家伙们根本就吃不完。”

“我们现在已经整整花去了三十万两银子了,这些银子可是要一年才能赚到的。”

老管家苦苦哀求,想让朱肃回心转意。

毕竟现在能减少一些损失,就减少一些损失最好。

朱肃大手一挥。

“不够不够,继续买吧。”

就这样,朱肃持续收粮收了整整一个多星期。

许多外地的商人也都慕名而来,带着粮食都卖给朱肃。

而那些收粮食的商人,只在暗地中动作。

他们也在私底下大肆地收购粮食,然后卖给朱肃。

就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朱肃的银子已经花出去了47万左右。

看着自己的小金库,马上就要见底。

朱肃决定是时候应该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