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出了近战技能这个新属性。狙击机甲下一次升级会不会生成一个近战武器呢?期待啊。”
赵扶苏收到狙击机甲传来的信息,想到。狙击机甲在狙杀李斯派来取代自己的监军时升了一级,现在是“公士”级,那么下一个级别应该是“上造”级了。
今天狙杀了一名甲士,获得了一发狙击子弹,说明只要狙杀目标不低于甲士,都能获得一发子弹的奖励。
赵扶苏想试一下狙杀普通士卒有没有子弹奖励?想了一下,还是算了,万一没有奖励,岂不是少了一发狙击子弹!
赵扶苏这次出去了七天时间,朔方城外城墙已经修筑到有一尺多高。赵扶苏计划外城墙高度修筑到三丈,按照目前进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我得想办法拖延一下时间。”
朔方城内城,监军府内,李青城曼妙身影出现,每一步都是婀娜多姿。
“夫君,陪奴家城里走走?”
赵扶苏轻揽夫人芊芊细腰,点点头,逛起朔方城。
朔方城不大,周长三百丈,按照周礼,是男爵等级的城。换算成现代的长度单位,城边长不到两百米。
赵扶苏将朔方城大部分划为监军府邸,守城大军的军营在外城城墙内侧,方便登城御敌。
朔方城内建有粮仓、兵器库、铁官、药铺、装备铺。倒是一下逛完了。
李青城依偎在赵扶苏身上,慢慢地逛着。铁官、药铺、装备铺的军官和士卒们见到都一一行礼。赵扶苏挥挥手:
“都忙自己的吧,我们就随便走走。”
赵扶苏闻着夫人身上淡淡的香味,觉得让一位美人陪着自己颠沛流离,实在辛苦。
两人登上朔方城内城墙,城外一万大军热火朝天地运土、夯土,好一派忙碌景象。
赵扶苏看到地上都是砂土,一个念头浮现:
“为什么不做玻璃呢?”
赵扶苏这么想着,拉着李青城的手就往铁官处跑。
李青城被拉得东倒西歪,看着赵扶苏火急火燎的样子,眼神里却满是幸福。
朔方城附近就有石英砂、石灰石;地下挖下去,都是煤炭;碱湖里盛产碱;芒硝矿也不难找到;烧制玻璃的原料都有。
赵扶苏将李青城送回府邸,就带着一批人出去寻找烧制玻璃的原料。
最容易得到的是石英砂,外城例外都是,一堆一堆的,要多少有多少。
军士们看到监军大人竟然将大堆大堆的沙子运进内城,都觉得监军大人童心未泯,或者是想在内城做一个大大的沙坑?
“听说过将军打仗前要制作沙盘,模拟战场地形地貌。你们这些小子懂什么!”
有军官过来拍了拍嚼舌头的士卒:
“干活,麻利点。”
赵扶苏带着一批士卒到城外寻找碱湖。碱湖边有白色的碱块结晶,赵扶苏召呼士卒们将这些天然碱块撬下来,装上马车。回到内城后,出去寻找石灰石和煤炭的士卒也都将材料拉回内城。
忙了数天,原料一车车地拉进内城,铁官处也新造了一个炼铁高炉,专门给监军大人使用,炼制玻璃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时之间,内城的军官和士卒都不知道监军大人要忙什么?
赵扶苏想着还差一样原料,想到铁官处查看,看到了铁官处仓库内堆积着炼制青铜的原矿。
“炼制青铜的时候,有没有锡?”
铁官处官员见监军专门来检查,不知道犯了什么事,都在瑟瑟发抖中,听见赵扶苏只是问锡的事,忙答道:
“有锡,但是不多。”
赵扶苏命铁官将锡全部拿出来。
炼制玻璃的手工艺在大秦帝国之前就有了,叫琉璃,炼制原材料价格便宜,也不缺少,只是古代炼制工艺比较粗糙,没有制造钢化玻璃的工艺。
材料齐备后,赵扶苏决定试炼一炉钢化玻璃出来。
先将石英砂、天然碱、石灰石、芒硝全部粉碎,细入粉尘,然后混合均匀,投放进高炉。高炉开始燃烧,炉内温度到1500摄氏度时,炼制玻璃原料开始形成溶液,在高炉下部汇集。
“准备一个四方陶土格,放平整了。在陶土格内底部铺上锡,在陶土下方点燃煤炭,让锡融化。”
高炉出口,融化的玻璃**慢慢流出,流到铺着锡液的陶土格上。
等玻璃温度降低,凝固后,一块平整透明的玻璃出现在铁官处众人的视线中。
眼神透露出众人心内的惊诧。不过这不够,这样制造出来的玻璃太脆,稍微碰一下就会碎掉。
赵扶苏进行下一个回火操作。这次加热不用煤炭,而改为柴火。煤炭燃烧产生的温度太高,会把玻璃重新融化,而木材燃烧温度在八百度以下,控制一下稳定在六百摄氏度。
回火炉外连通着一个大鼓风机,大鼓风机前留着放冰块的槽。在温度达到六百摄氏度一段时间后,在大鼓风机前冰槽里加上冰块,迅速撤掉柴火,用大鼓风机往里吹送冰镇的冷风。
冰风穿过回火炉内玻璃,迅速将玻璃温度从六百摄氏度降到常温。一块钢化玻璃就此诞生!
赵扶苏就不进行钢化玻璃强度得测试了。大秦帝国时代,人人都是变态的战士,手上的力道都大得很。给他们锤子,真的能一锤锤爆钢化玻璃。
在众多的工匠堆里,赵扶苏看到几位两眼放光的匠人。他们的眼光不同于其他工匠的惊异,而是一种热烈的追求,看到宝物那样的炙热。
“你们对这个新东西感兴趣?”
“回监军大人,我们几位曾经学过琉璃制造手艺,但是监军制造出的琉璃比我们师傅制造的精妙无数倍!”
赵扶苏微笑,正好自己精力有限,玻璃制造的工艺倒是可以教给他们。以他们表现出来对琉璃制造工艺的狂热,玻璃工艺必定会在他们手里发扬光大!
“你们几位过来。”
高炉内还有一些玻璃溶液,命铁官处拿来专门打造出来的空心铁棍。
“你们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