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致知的起點,是認識的起點。
“格物致知”乃是孔子所創的一門學問,可惜早已失傳,南宮無間也不知所蹤,楚南也無從學習。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書,效仿先賢,尋找自己的道路。
楚南的目光落在了那棵樟樹上。
“樟樹,這是誰起的名字?”
“樟樹為什麽叫樹?”
“有什麽用?”
“來自哪裏?”
“怎麽會在這兒?”
楚南有些奇怪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
在《禮記大學》中,他把知識分成了不同的層次。
古代要使人明德,必先治理國家;要治理一個國家,必須先治理他的家庭;要使家庭和諧,首先要修養自己;想要修身養性,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使人心變得正直,首先要誠實;要成就一個目標,必須要有一個覺悟。
致知始於格物,有了“物”,才有“道”,“道”才有“義”,“意”則“誠”,“““
格物,致知,誠,正,修身。
修身,齊家,治國,德治,平天下。
“格物道,修煉肉身,五境。”
修身以達至家,以達至治,這就是格物與修身之道。
“如果是研究的話,那‘研究’又是分層次的。”
楚南不清楚,也不清楚。
要想了解王陽明,一定要看看朱熹,看看黃潤玉。
儒學的發展是承前啟後,就象計算機軟件那樣,不停地進行著更新,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著更新和更新。
這也是儒門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
朱熹以格物為本,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它的道理。
朱熹的“理”,與西方的“道”是不一樣的,華夏“道”,就是“人的心”,“人的本性”,“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相通的。
明代初期,黃潤玉就“格物”一說,就格物之“道”,他主張“格物”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