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皇帝:我在扮演傻子,群臣把我当暴君

第171章 朕自有妙计,收拾残局

字体:16+-

在朝堂的混乱之后,李未央站在高高的龙椅前,冷冷地看着群臣。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冷漠,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才是这个朝廷的真正主宰。

“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对朕的忠心,朕很满意。”

李未央慢慢放下手中的弩箭,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冷漠。

站在一旁的唐剑,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郁。

他深知群臣不可靠,于是他趁机提醒李未央说:“这些大臣并不是真心臣服,只不过是慑于生死威胁,所以才临时服软,所以不能放过他们,最好是趁这个机会,把满朝奸臣一举给灭了。”

李未央瞥了唐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虽然知道唐剑所说属实,但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对群臣下杀手。

于是他冷冷地回答:“满朝文武要是都死了,整个大乾就动乱了,到时候彻底没法收拾残局了。而且,现在我并没有杀死他们的能力。”

唐剑听后不禁一愣,他没想到李未央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于是他继续追问:“那可以烧死他们,就像烧死御林军一样。”

李未央悄悄回答说:“不可能。”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因为真正的火油全都交到了御林军身上了,剩下的浇到群臣身上的,都只不过是掺了火油味道的水,不然的话,刚才的大火早就把所有人都给烧死了。”

唐剑听后恍然大悟,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群臣在听到李未央的回答后,心中也充满了震惊和恐惧。

他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而且李未央对他们的信任也并不可靠。

他们开始怀疑起自己的选择,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站在李未央这一边。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为紧张和压抑。

大臣们默默地站在原地,他们的身体还在颤抖,心中还在回**着刚才的惨叫声。

他们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在唐剑提醒李未央之后,李未央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他明白唐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

现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让金殿外的御林军进来。

一旦他们进来,肯定会发生一场大乱,不仅会引发更大的灾难,而且可能会给霍光等人带来机会,做出弑君的行动。

“放心”

李未央深沉地说道,“但是现在我自有安排。”

李未央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自信。

他不会让御林军进来,也不会让霍光等人有机会做出弑君的行动。

他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他相信自己能够掌控这个局面。

唐剑看着李未央的眼神,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敬意。

他知道李未央是在认真考虑这个局面,也在认真考虑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他相信李未央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也相信李未央能够掌控这个局面。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为紧张和压抑。

大臣们默默地站在原地,他们的身体还在颤抖,心中还在回**着刚才的惨叫声。

他们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在宰相贾似道的葬礼上,群臣的表情可谓丰富多彩。

有的送了一口气,有的满面愁容,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忧心忡忡。

他们弹冠相庆,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不用再担心被贾似道迫害致死。

此刻,霍光神色阴森。

双眼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企图将李未央牢牢困住。

他的唇角微微上挑,勾勒出一抹冷笑,透露出对权力的无尽渴望。

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他心中正在盘算的阴谋。

他的表情在烛光下忽明忽暗,仿佛掩藏着无尽的算计和险恶。

那种深不可测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仿佛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充满了阴险和狡诈。

整个大殿中,只有他一人独坐,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让人不禁为李未央的安全捏了一把冷汗。

此时,霍光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李未央面前,沉声说道:“陛下,是不是可以开门让御林军进来了?”

他的心中盘算着:既然已经撕破了脸,不如干脆逼宫,让李未央退位,自己再扶持一个傀儡。

李未央瞥了他一眼,断然拒绝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朕和你们的事情还没完。”

此言一出,群臣的心都提了起来。

霍光内心活动道:这个李未央太狡诈了,他到底要做什么?再由他这么闹下去,今天恐怕就收不了场了。

霍光深吸一口气,强硬地表示说:“陛下如果不让御林军进来,那我就以内阁之名,号令御林军强攻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威胁和挑衅。

李未央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

他直视霍光,强势反驳说:“我看谁敢!谁敢动手,地上的那些焦尸就是他的下场。”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威严和霸气。

这个天下是朕的天下,谁要是敢弄权,朕就拉他同归于尽。

霍光被他的话语震慑住,不敢再动。

那些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刺鼻的焦臭味,让人感到十分不适。

这些尸体被烧得扭曲变形,有些甚至无法辨认出身份。

然而,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武器却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斗。

群臣们站在大殿的两侧,脸色苍白地看着地面上焦糊的尸体。

他们不敢再动,仿佛害怕自己的动作会触动到什么敏感的神经。

整个场面变得异常紧张,大殿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人们沉默着,只有烧焦的尸体散发出的焦臭味弥漫在空气中。

一些大臣紧紧握住了手中的笏板,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慌乱。

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不安的神情,仿佛意识到了这场灾难的严重性。

另一些大臣则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惊愕和困惑,仿佛在思考着这场灾难的原因和意义。

更多的人沉默着,低着头,仿佛在默默哀悼着那些死去的同胞们。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是他们却不敢表达出来。

整个场面十分压抑,仿佛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逼近。

人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仿佛一触即发。

这种紧张的气氛让人感到窒息,仿佛置身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小船上,随时都有可能翻船沉没。

李未央看着众人惊惧的神色,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展现出自己的威严和霸气。

他凌厉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仿佛在告诉他们: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霍光内心痛苦地挣扎着。

他原本想利用这个机会逼宫,但李未央的话语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

这个李未央绝非易于之辈,他必须谨慎行事。

群臣们被李未央的气场所震慑,无人敢开口说话。

整个大殿陷入了沉寂之中。

气氛已趋近临界点。

霍光双眸闪烁着怀疑与不耐。

群臣则如坐针毡,交头接耳,焦躁之情溢于言表。

唐剑紧握长枪,双眼闪烁着紧张,不时瞥向李未央。

“陛下,”唐剑终于忍不住低声询问,“群臣的耐心已被压榨到极限,这样下去,怕会出事。”

李未央端坐于龙椅上,面带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向唐剑,轻声说:“放心。一切按朕的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