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阎埠贵正在门前跟李治国介绍四合院结构,被阎解成打断后,神色颇为不悦。
“小声点儿,一惊一乍的。”
“又不是没给你找过正式工,你不去,非要去饭馆打零工。”
阎解成被训后,挠着头赔笑道:“爸,我那不是想着多挣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吗?”
阎埠贵闻言拉下脸,“你少整点儿幺蛾子,就算给我减轻负担了。”
说完,他也不再以“师傅”身份自居,而是客气地对李治国说道:
“治国同志,让你见笑了。”
“我这大儿子没学会我的优点,反倒成天琢磨打算盘。”
“对了,这位是他对象于莉,打晋地来的。”
李治国也收起了徒弟姿态,点头道:“晋省人啊,不错,晋商非常出名,那还挺适合做生意的。”
此时,于莉还没有说话,阎解成先吭声:
“爸,您听见没?我和于莉天生就是生意人。”
“那是夸于莉,没你的事儿。”阎埠贵没给阎解成好脸色,转而向于莉介绍起来。
“于莉,他是文化局的干事李治国。”
“你以后要是真的要和解成一起做生意,可以找治国帮忙。”
“他门路挺多的,也很有本事,前不久还刚接了一个大项目。”
“嗯。”于莉朝李治国点了点头,“以后可能要麻烦您了。”
“哈哈,不用客气,阎老师家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李治国捶了下胸膛,身上的江湖气又回来了。
这时。
阎埠贵拉着阎解成回屋教训起来。
而于莉借着这个机会,紧张地捏着衣角,抬起头,低声问道:
“治国哥,你在文化局工作,汉语应该学得相当好吧?”
“还行。”李治国点点头。
于莉闻言立刻请求道:“那正好,我妹妹于海棠最近正找人学汉语。”
“我不好意思麻烦我公公,能请您抽空教下她汉语吗?”
“她当上广播员后,才发现有好些个字都不认识。”
广播员于海棠……
李治国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这女人戏份不多,不过好像挺有个性。
“学汉语?学汉语好啊。”
“行,没问题,我就住在隔壁。”
“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让她来找我。”
于莉闻言皱眉,低声请求起来。
“那个,我妹妹一个人来这儿也不方便,能请您去我家里教她吗?”
“呃……可能不太方便。”李治国微微摇头,“我的工作时间不固定,还是让她自个儿来吧。”
于莉露出笑容,“嗯,那也只能这样了,我替我妹妹谢谢您了。”
又寒暄几句后,李治国便离开前院,去中院采风去了。
然而,于莉却无意中听到了他的心声。
【治国哥……还挺能装嫩。】
【于莉挺有意思,这晋地的妞儿确实跟四九城妞儿不一样,长得更精致圆润,说话软声软语,还挺客气。】
【发量真他妈的多,眉毛挺粗,两条腿也并不拢,看来需求挺大啊,也不知道阎解成那小身板能不能满足她。】
【估计以后她在炕上要装作很满足的样子,捏着嗓子喊老公好棒、老公加油吧?喊完了还得自个儿偷偷加班,哈哈,嗝……】
【不过这关老子屁事?抛开别的不谈,剧中这小两口还是挺恩爱的,就是被三大爷压榨得有亿点狠。】
【要不是要欠着三大爷人情,爷才懒得教她妹妹学汉语。】
【麻烦,女人就是麻烦啊……】
听到这些话,一条腿已经迈过门槛的于莉阴些被绊倒,踉踉跄跄起来。
要不是刚好有一个灶台可以抬一手,只怕要当场摔破相。
而她站稳后,身上的鸡皮疙瘩还没有消退下去。
于莉觉得她自己可能是犯癔症了。
毕竟。
李治国看起来文质彬彬,一看就是文化人,怎么会说出那些下流的“粗鄙之语”?
可是,她最大的秘密却又被准确地说出来,真是吓人……
此时。
阎解成见状,走过来嘘寒问暖道:“莉儿,你没事吧?”
“没事。”于莉挥了下手,意味深长地说道,“解成,你平时要多锻炼啊。”
阎解成一头雾水:“不是,我平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我哪有时间锻炼,你怎么突然说这个?”
“没什么。”于莉并未解释,但是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爱练不练,不练拉倒。”
阎解成顿时碰了一鼻子灰,难受得不得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嘶!”
“真是怪了,一个个的,都跟吃了枪药似的。”
“学习学习,学个屁!”
“锻炼锻炼,锻炼个逑!”
“说那么多,最后没钱还是干啥都不行。”
……
中院。
李治国已经摸进贾家。
此时院里的轧钢厂职工都去上班了。
贾东旭死后,秦淮茹刚“继承”了他的钳工职位,自然也不在家里。
并且,贾张氏也不在家中。
贾家两间房中,小屋没人。
大屋中只有两个小女孩。
一个是尚在襁褓之中的槐花,小圆脸粉嘟嘟、软嫩嫩,十分可爱。
而另一个就是她的姐姐小当了。
小当和阎解娣同岁,都是刚上一年级。
然而,本该学校念书的她此刻却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妹妹。
小当模样稍差一些,但是五管还算端正。
此刻她戴着大红色的兜帽,梳着这年头小女孩流行的双麻花辫。
身上同样穿着大红色的短袖,看上去非常喜庆。
李治国弯腰问道:
“小当,又在照顾妹妹呢?”
“嗯。”小当头也不回地答道。
随后无师自通地卖起了惨。
“我爸不在了,我奶奶也去公园跟大爷跳舞去了,我妈在厂里头上班,家里只有我有时间照顾妹妹了。”
不得不说。
惨,这可是真滴惨呐!
李治国听了都觉得惨!
小当,她才七岁,小小年纪竟然都带起了娃……
祖国的花朵,竟然被摧残成这样?
果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难道你不上学吗?”李治国神情惊异,自来熟地搬过一个板凳坐下。
显然他并不是第一次来秦淮茹家里了。
毕竟她家里发生变故,平时全靠邻居帮忙才能撑着。
李治国原本就是街溜子,作为“热心市民”,他自然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