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神秘兴城分校天降。
哗众取丑,虚假宣传,兴城分校今年最大丑闻。
两种风声充斥在各大热搜内容。
赞扬的将致学生的信贴出,增加信服力。
贬低的将“实地探索”和对比信息贴出。
向明有些意外系统竟是这么宣传的。
不过倒是真有效。
毕竟热度起来了,至于所谓的证明之战,相信定会让众人大吃一惊。
向家人回复信息表明自己只是修炼去了,不用担心,很快就回去。
至于刘可,向明特地组织语言安慰其一番,让她相信这是真的。
回复完这一切正好抵达营地。
没料到之前耻笑过向明的张处在注意到战车后,恭恭敬敬地在门口等着。
有些意外。
毕竟向明和他一点都不熟。
张处没管周围的窃窃私语。
自来熟般问好,做着狗腿的工作。
可把向明搞不会了。
再听到其拐弯抹角地让多加关照,这才明白他是把自己当大家族的后代了。
也不点破,顺理成章答应下来。
或许现在向明比不上那家族子弟,但未来究竟是谁占上风可不一定。
直到将向明送进城,这才有人敢来问。
“张处,这谁呀,值得你这么重视。”
“这你就不懂了,他可是兴城分校校长。”
“就他,扑哧,你别讲笑话,那学校就是幌子。”
“年轻人,你还要多看多学,这社会可没那么简单。”
张处一副高深的做派。
问话的小子只觉得自己疯了才会听张处吹牛。
看着小李远去的身影,张处只觉得恨铁不成钢。
不过有福自己独享倒也不错。
“张斌,你又死哪去了?”
“来嘞!”
…
向明进城后直接回家。
家里却满是亲戚。
看他们的样子,来者不善。
姐姐发话才敢坐下,躲着亲戚那摄人的目光。
姐姐之所以在家是因为刘琛常年为刘家奔波,维持着千疮百孔的家族。
婚后二人聚少离多,刘琛也从没亏待过向明,因此向明对他好感不少。
“向明,别修炼了,要不跟你姐夫,起码有个好营生。”
“就是,我看向明就没那修炼的福气,哪像我家白嵩只考了 D级学校。”
明明是姐姐在劝慰,却被姑姑这么插嘴,顿时让气氛冷场。
其他亲戚也都附和,数落向澜硬是要偏心向明,结果什么水花都没有。
又嚼舌根,说着向明的不是。
可怜父母在一旁活像受气包,敢怒不敢言,毕竟他们说得对。
要是之前的向明肯定早就跳脚跟着亲戚数落家人。
但现在他可不是那个混小子。
家人岂有不守护的道理。
直接逮着挑头的姑姑一顿阴阳怪气。
“白嵩这么强,想来姑姑在白家地位不一般吧。”
“你!”
这就戳到姑姑的痛处。
当年她因为一厢情愿才嫁过去,没想到白家没给过好脸色,要不是有白嵩,早就被逐出家门。
可惜白嵩也不待见她,平日也就只能朝着向家炫耀。
其他亲戚还以为她过得多好,总想着巴结,她倒以为自己真是个人物。
“哎呦,看来我说错话了,不过不劳烦您老人家担心,我早被学校录取了。”
“就你,还有学校录取,是哪个不长眼的。”
“兴城分校。”
这四字向明是带着自豪说的。
“兴城分校,不就是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虚假学校,每个学生都收到信件,你还真信!”
“官方都能查到,何来假的一说。”
“有人都查证过,在兴城周边都没见到,网上的弯弯绕绕岂是你黄口小儿能懂的。”
“身为校长,我怎么会不知道。”
“向明!你在说什么胡话。”
“姐姐,我开始实话实说。”
接着就将资料摆在面前,众人阅之,都大惊,莫非向明说的是真的。
那自家不成器的儿子岂不是有救了。
“哼哼,我当你会拿什么证据,这种一眼假的东西谁会信我笑他一辈子。”
没想到姑姑竟油盐不进。
但也不至于像她置气,毕竟头发长见识短。
将亲戚轰出家门。
姐姐还担心走弯路,向明再三保证这是真的,却无济于事。
只好承认是假的,用来吓唬人的。
反被训斥一番,又给了一笔钱财说在外不易。
向明动容,表示一定会回报父母的。
离家后朝着刘可在外的住所前去。
刘可见到后极为开心。
忙邀向明做客,展示一番好手艺。
结果就听向明要暂居这里。
单纯的刘可不会认为向明别有用心,向明暂居也只是因为距离招生时间不久,不想回去。
当然刘可这不是单间,而是套间。
所以向明才厚颜无耻地提条件。
至于刘可的疑问,只能说向明是会讲故事的。
将兴城分校的景致描绘一番,引得刘可惊叹不已,眼睛扑闪扑闪,煞是好看。
又为了佐证自己说的是真的,将那资料再次摆出。
没有见识的刘可相信了。
似乎在其身边看她一惊一乍到让人放松不少。
尽管她可能没意识到。
之后的日子里,向明持续关注着信息。
关于兴城分校的讨论逐渐淡下去,而关于大学录取的信息逐渐满天飞。
整个兴城都因为大学录取议论纷纷。
今年会是最不缺话题的一年。
本次着重聚焦于两大点。
一是本城状元宋明的去向。
一是兴城分校的录取。
身为状元宋明的去向没一点风声透露出来。
只知道不久前 A级永济大学来人相请却被赶走了。
有好事之人难免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传出宋明要去兴城分校。
而关于这类消息意外传得火热。
至于信不信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京城柳家,管事装扮的人将一封密信传递给面前的少爷。
“兴城分校,宋明到会藏,不过这样也躲不过清算。”
派我们的人去看看这学校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管家微微躬身,便领命下去。
兴城报道日,气氛格外隆重,以一队向着城外营地移动的队伍最为吸引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