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至高科幻經典(全五冊)

注釋

字體:16+-

[1]作者虛構的小行星。圖勒為古代歐洲傳說中位於世界極北之地“許珀耳玻瑞亞(Hyperborea)”的一個地名。1888年發現的小行星279就被命名為“圖勒”,位於小行星帶的最外圍。——編者注(本書中注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譯注)

[2]Rama,印度教主神毗濕奴的第七個化身,也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裏的英雄。

[3]天文學術語,指星體在天空中的相對亮度。一般也指“視星等”,即從地球上所見星體的亮度。在地球上看起來越明亮的星體,其視星等數值就越低。

[4]光變曲線是天文學上表示天體相對於時間的亮度變化圖形,通常會顯示出一種特定的頻率間隔或帶狀。小行星光變曲線是一顆小行星的亮度相對於時間變化的光變曲線。一般小行星的光變曲線是由其不規則的表麵造成的,當它們自轉時被反射至地球的亮度也會改變,就會造成周期性的亮度變化,可以用於確認這個對象的旋轉速率。

[5]Bill是William的昵稱。

[6]為作者假想的太陽係第十顆行星,原名為Persephone,即希臘神話冥界王後珀耳塞福涅,並非已被發現的小行星冥後星,即羅馬神話中的冥後普洛塞庇娜(Proserpina)。

[7]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女主角,為羅摩的妻子,被視為吉祥天女的化身。

[8]希臘神話中的海之女神,也是土衛十四的英文名。

[9]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西部的城中城,被鄰近的西好萊塢和洛杉磯市完全包圍,為加州著名的高級住宅區。

[10]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英國著名曆史學家。

[11]海因裏希·施裏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德國考古學家,曾發現了古代特洛伊城遺址(1871年),並曾挖掘過邁錫尼城(1876年)。

[12]亨利·穆奧(Henri Mouhot, 1826—1861), 19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以重新發現吳哥聞名,著有《暹羅柬埔寨老撾安南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