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份的熱鬧

舒適圈內放不下靈魂,舒適圈外容不下肉身

字體:16+-

閑來翻蔡瀾先生的微博,被一條熱門問答逗笑:

網友問:“如何走出舒適圈?”

蔡瀾先生反問:“為何?”

如果有一個人說自己“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們大概不會感到詫異。

這句話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流行起來,就像“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樣成了一句自我勉勵的口號,滿滿的正能量。

“走出舒適圈”,這五個字在字麵上給我們一種突破的快感—脫離循規蹈矩,不再原地踏步,仿佛進入了新的人生境界。

但是仔細琢磨一下,又覺得好像哪裏有些不對……

既然舒適,為什麽要走出來呢?難道人生的目標在於不斷自虐,不斷給自己添堵?

我在朋友圈和讀者討論,眾說紛紜,各自有理又模模糊糊,這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到底要如何理解“舒適圈”?走出舒適圈之後該去哪兒?

教育學裏的“舒適圈理論”是指:

“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人經曆了挑戰和痛苦之後,反而會變得成熟。”

我反複讀了好幾遍,驚喜地發現,這句話像極了高中語文課文裏的“中心思想概括”:武斷、極端、犧牲了現實生活的複雜性,且不符合常理—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安逸,誰願意到險惡的環境中去?如果可以一直舒服,為什麽要經曆痛苦?

與很多讀者交流過之後,我試圖去解釋那種“有福不享”的矛盾態度:

身邊這樣的人太多了。

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姐姐回家鄉過年時和大家閑聊,她高中有個同學是軍醫,畢業後分配到某軍區療養院,工作兩三年,存了幾十萬,單位分了房子,一年有幾十天帶薪休假,一星期隻接待不超過十個病人,工作壓力並不大。

二十六七歲,生活壓力不大,工作體麵,大家都十分羨慕,這個軍醫今年卻打算辭職考研,以後去地方醫院工作。大家勸他不要想不開,這樣的生活哪裏去找,但他吐槽自己是勞碌命,太悠閑了沒什麽幹勁兒,想要嚐試一下其他領域的工作,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