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纪委监委的三名办案人员来到张振亚家里了解情况。
张振亚说自己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人,不可能有具体的证据,但自己的妻子高慧芳知道一些情况。
高慧芳脸色一变:“你胡说什么?!”
“我怎么胡说了?他们在东下地村强行骗征耕地的事情,整个兴源镇谁不知道?他们没有征得村民的同意,就几个人做主,把一千亩耕地卖给了一家从广东迁来的化工厂不说,还私分侵吞征地拆迁款。这些不是你跟我说的吗?”张振亚的目光落到了高慧芳身上,高慧芳脸色一窘。
“高女士,你不要害怕,把你知道的情况如实说出来,纪委监委会调查清楚的。”一名办案人员鼓励她说。
高慧芳急了:“我都告诉你们了,那些是我丈夫胡乱说的,你们别信他的!”
张振亚也急了:“都到了这一步了,你还有什么好瞒的,我查出污染那事儿的时候,你不是也跟我骂过这帮人黑心吗?”
“我——他们黑心跟我有什么关系?”高慧芳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我告诉你,他们这帮人,我是告定了。就算你不说,我也会自己去找证据,大不了鱼死网破!”张振亚这次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定。
高慧芳看着张振亚,气得浑身发抖:“你混账!”高慧芳夺门而出。
张振亚喊着“慧芳,慧芳”追了出去。
见在张振亚家里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了,区纪委监委的几个人就去了化工厂。
这天早晨一上班,夏志杰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区纪委监委值班室打来的。电话里说,区纪委监委的同志在兴源镇调查取证回来途中,遭遇了车祸。
听到这个消息,夏志杰立刻告诉了郑海生。郑海生立刻和林枫、刘大奎赶往医院。他们到达医院时,医生刚给一位受伤的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做完检查,护士正在给那位办案人员输液,郑海生问医生:“其他人怎么样?”
医生说:“另一个办案人员在做手术,右腿骨折。司机伤得最重,胸部被方向盘顶了一下,正在抢救。”
郑海生问医生:“我们想和这位同志说几句话,可以么?”
医生说:“可以,不过他身体还比较虚弱,你们时间不要太长。”
郑海生凑到那位办案人员身边,他头上和胳膊上都包裹着纱布,看见郑海生虚弱地说:“对不起,郑主任,我们把事情办砸了。”
郑海生忙安慰他说:“别这样说。好好的怎么会出车祸呢?到底怎么回事儿?”
办案人员虚弱地喘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市纪委监委领导交代下任务以后,我们就立刻开始行动了。我们人手少,所以只派了我跟小李一起去……我们到的第一天就去找张振亚,可由于他妻子有顾虑,不愿配合我们的调查,所以没有什么收获。我们又电话请示了一下,我们主任的意思是让我们先去厂子里摸摸情况,但不要打草惊蛇。下午六点多,我们从厂子里出来,本来想直接回去的,可那个厂长一定要拉着我们去吃饭。
我们一再推辞,可他说酒店包厢都订好了,不去就太不给他面子了。我们三个人一想,既然这样,不去也确实不合适。饭吃了大概两个小时,后来我们就开车连夜往回赶。路上,我们接到那个叫张振亚的人打来的电话,他说他搜集到了一些证据,但是他说他第二天一早才能到家。我们的车开到离镇子没多远的地方时,见路上拦了一道围栏,有两个人说是前头走不了啦,翻了辆煤车,让我们走另一条小路。我记得在那条小路上走了没有多远,遇到了一个右转的指示牌,司机向右一打方向盘,我只感觉车身忽然猛地一颤——后来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过来时,人已经躺在医院的病**了,听说还是附近的老乡把我们送来的……”
郑海生安慰他说:“你们先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来看望你们。”
郑海生和刘大奎、林枫起身正准备走,就听见走廊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人在哪儿呢?哎呀!怎么会出这么档子事儿啊?”
郑海生给刘大奎和林枫使了个眼色,三人又坐了下来。
这时,两个男人匆匆走进了病房,其中一个穿着灰西服的胖男人,关切地对病**受伤的办案人员说:“来迟了,来迟了,真是对不住你们纪委监委的同志啊。我才开完会,一听说你们这事儿我就赶来了。”
郑海生他们三人默默地注视着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
只见这个胖男人招呼着和他同来的另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说:“快把东西给放下,放下!”
那个男人将手中的东西放在床头柜上说:“这都是我们兴源镇的土特产,还有一些治外伤的药——都是咱们农民自己配的药,又好用又好得快,还不伤身子。”
那位穿灰西服的男人注意到了郑海生、刘大奎和林枫,就问:“这三位是——”
那位受伤的办案人员介绍说:“这三位是市纪委监委的同志,听说我们出车祸了,来看看我们。”说完他又指着那个穿灰西服的胖男人,对郑海生说:“噢,郑主任,这位是兴源镇镇长李作荣,那位是副镇长董明庆。”
李作荣一听说旁边坐着的是市纪委监委的人,先是一愣,但马上又换上一副笑脸主动向郑海生伸出手来:“你好,你好,我是兴源镇镇长李作荣,这是我们副镇长董明庆。”
郑海生伸出手握了握他的手说:“你好。”
李作荣说:“真是幸会呀。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市纪委监委查办大案的报道,你们可是反腐倡廉的先锋队啊!”
李作荣说着又和林枫、刘大奎一一握手:“今天真是有幸认识各位市纪委监委的同志呀!”
郑海生不动声色地说:“李镇长,你工作这么忙,还能这么快就赶来看望他们,我替区纪委监委的同志谢谢你的好意了。”
李作荣一愣,一脸愧疚地说:“是我的责任,我的责任啊!这路要是早点儿修好也不会出事儿,是我工作没做到位,我该深刻检讨啊!”
旁边的董明庆闻言,急忙解释说:“基建这块儿都是我负责的,是我的责任,是我督促不力。我们镇长,这几个月,一直都在忙着跟外商谈绿色农业合作的事儿。”
李作荣忙对郑海生说:“不不不,我是兴源镇的镇长,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我管,出什么事儿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儿是在兴源镇出的,你们放心,不会让你们纪委监委出一分钱,医药费、营养费都由镇上出了!”
郑海生看着李作荣笑了笑说:“那好啊,我先替他们谢谢你了。”
刘大奎对郑海生说:“郑主任,咱们走吧?”于是三人又重新站起来。
见此情景,李作荣假装着急地说:“别走啊!既然来了,就在我们这里吃点儿便饭再走吧。”说完就让董明庆去联系安排。郑海生说:“不了,下次吧。我们确实还有任务在身。”
开车出了医院的大门,林枫说:“我觉得这个镇长是不是表现得太过了?这场车祸会不会就是他们搞的鬼?”
刘大奎说:“嗨,我看有可能。他胆子也够大的,这边刚出事儿,他就跑来猫哭耗子假慈悲。他也真不怕这戏演得太过了!”
郑海生沉吟着说:“其实他今天来的目的挺简单,就是想撇清车祸的事儿跟他没关系。你没瞧见吗,那个副镇长董明庆跟他一唱一和,配合得多默契。”
林枫说:“我看那个副镇长董明庆挺窝囊的,处处看着李作荣的脸色行事,一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样子。”
刘大奎说:“可见这个姓李的平时有多么嚣张跋扈。”
“我也觉得这场车祸没这么简单。李作荣也是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的人,他应该知道区纪委监委的同志一出事儿,这案子只会引起更大的重视,他会做这种引火上身的事儿么?”郑海生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回到单位,他们马上联系了当地交警,询问车祸现场勘验的情况。当时到现场处理事故的交警说,那条小路因为资金的原因,修了一半就停工了,也一直没有通车,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路标,那个路牌是后来有人安上去的。可以推定,这不是一场交通意外,应该是有人蓄意安排的。
夏志杰和郑海生把区纪委监委同志发生车祸的事情和调查结果,汇报给了周书记,周书记气愤地说:“他们的气焰也太嚣张了。夏志杰,你安排一下,立刻派人下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