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AI

备忘录——10月14日

字体:16+-

实事速递

据各方消息,昨日本市著名青年编剧李和楼因车祸去世,年仅27岁。车祸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不过有线索显示,李和楼生前因工作压力大经常出现突然昏厥的情况。此次车祸可能与李和楼驾车过程中突然晕厥有关。

李和楼生前曾有多部作品反响巨大,被誉为当代编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猝然逝世令人惋惜,还望广大青年同胞适时休息,不要为了工作罔顾健康。

据悉,李和楼生前曾参与李氏集团推出的“双胞胎”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一个克隆人替身。李和楼身死,这项计划该如何继续实施,目前各方正在持续关注中,本台记者也将为您持续报道。

以上便是故事的最终结局,同时也是身为克隆人替身的我所能留下的最后一份备忘录。李和楼死了,今后这个备忘录自然也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而我则将代替他继续活下去。

没错,“双胞胎”计划从一开始便是人体重塑项目的延伸。如果本体死了,那么克隆人替身便能立刻转正,真正拥有本体的全部身份特权。顺便说一下,刚刚我已经去相关机构办了证明,现在的我已经拥有李和楼这个身份的全部权利。从今天开始,我就是李和楼,李和楼就是我。

原本我不需要解释这么多,但既然现在我已经是李和楼,自然要按照他的想法,让这个故事有始有终。就像他在整个备忘录的一开始所说,也许二十年后,这些备忘录会出版,让所有人都看到。既然是一本书,那自然要有始有终。作为读者一定很好奇李和楼是怎么死的吧?

很简单,我害死的。我只要在他平时喝的水中持续加入少许致人嗜睡的药物,便能一直影响他平日的作息。不过我没想到这种做法的效果这么好,他最终竟因此而死。

至于我为何要害死他,原因不难想到。作为一个每隔三个月都有可能被抹除记忆的克隆人替身,我当然要有防范意识。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他。只要本体死了,替身立刻就能转正,再也不用面临随时会被抹杀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从三个月前我的意识从他身上剥离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着手计划这件事了。后来欣欣的联系则让我的想法更加坚定。没错,李和楼之前备忘录中提到欣欣的那个“新男友”就是我。

记忆清零后的一天,欣欣再次打电话联系我。原本我不打算理会,但她哭泣的画面一下子跃进我的脑海,我就不知不觉地接起电话。在随后的聊天中,我被她的真情所打动。当时我就原谅了她,后来我又陆续见了她好几次。欣欣并不知道此时的我只是一个克隆人替身,她只是以为李和楼又原谅她,和她重新在一起了。

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出去约会,但本体从信用卡消费记录中好像有所察觉。那段时间我经常出去消费,本以为我和欣欣的关系会就此暴露。不过还好他只是警告我以后要用心写剧本,并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这让我彻底下定决心。在他眼里,我就只是一个替身罢了。如果哪天我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可能被收回销毁。没错,他当时就是这么威胁我的。

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干掉他。

后来我一直偷偷给他下药,让他时不时陷入昏睡。他以为自己身体出了毛病,想要休息一段时间,不过最终他还是在我的鼓励下决定坚持下去。直到下次记忆清零的一周前,我决定下手。那天我趁欣欣不注意,用她的手机给他发了一则消息,约他出来见面。没想到那家伙真信了,而且毫不犹豫地决定出门和欣欣见面。

最终的结果正如我所料,李和楼死了,我夺走了他的身体。现在,我就是李和楼。

好了,写完最后这句话,整个备忘录就要完结了。当然,这本备忘录我不可能让它出版。也许几十年之后,我也死了,它或许就会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如果让世人见识到曾经的天才编剧竟是这样龌龊,想必效果会十分惊人吧。哈哈哈!

再见,另一个我。

“李和楼”合上了笔记本电脑。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欣欣,今天有时间见一面吗?我想你了。”

几秒钟的沉默,电话那头响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

“你还来找我干什么,我们不是三个月前就已经分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