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AI

3.

字体:16+-

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半个月前的一天上午十一点十五分,位于李氏集团克隆人中心的一个克隆体突然苏醒。这并不是程序出错或是意外事故,而是程序设定的自行启动。这种情况下的自行苏醒,一般意味着克隆体的本体已然死亡。

十五年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李氏集团推出的“双胞胎”计划允许每个公民合法拥有一个自己的克隆体。然而随着申请克隆体的人数越来越多,与克隆人相关的犯罪案件也呈指数式增长。后来人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克隆人政策的施行是不合理的。于是,双胞胎计划在推广还不到十年时,便直接夭折。不过,为了保护已经诞生的克隆人的相关权利,这些已然融入人类社会的克隆人仍然被允许合法地存在。但是新的克隆人却只能在一种情况下诞生,那就是本体已然死亡的情况。实际上,这是重新退回到了几十年前。

新政策实施后,与克隆人相关的犯罪率急速下降,大部分克隆人都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当然,这也和立法层面加大对克隆人犯罪的惩处力度有关。很多罪行可能导致克隆人被直接销毁,这也让现存的克隆人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半个月前那个克隆人苏醒后,克隆人中心十分迅速地妥善安排了处置措施,毕竟这也是克隆人中心的常态。然而,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为这个克隆人的本体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政府刚成立的机器人部的部门主管伊朝。也就是说,这位现年四十六岁的政府高层人员很可能已经出了意外或者遇害。于是,克隆人中心立刻将此事向公安部门汇报。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果然,还没等会议讨论结束,警方就接到一起报案。

十一点三十分,警方接到报案,位于本市东部郊区的一栋别墅中,有人发现了被害人伊朝的尸体。而这栋别墅的主人,正是与伊朝同属机器人部的首席顾问专家邓均。接到报案后,警方很快赶到案发现场,并将现场周围封锁,调取附近的监控录像。

案发现场只有死者伊朝一人,除此之外就是一个已然损坏并失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别墅主人邓均并不在家中。案发现场死者仰卧于地,致死原因是左胸中刀后心脏破裂导致的大出血,死者中刀之后立刻死亡。凶器是一把短刀,据推测是邓均家厨房中的一把厨刀。尸检结果表明死者死亡时间是在十一点至十一点半之间,这与死者克隆体苏醒的时间一致。

调查案发现场后,警方发现案发现场的密闭性极好,除了可以进出的正门外,并没有其他出入口。所有的窗户都是防盗窗,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也就是说,如果凶手确实存在,那他一定是从正门出入的。整栋别墅有十分完善的安保措施,正门外就有监控摄像头。警方很快就调取了相关的监控录像。

由于角度原因,监控录像并不能完全拍到所有人的正脸,但根据事后相关人员的证词,警方还是查明了案发时间前后往来案发现场的所有人员的行踪。监控录像显示,别墅的主人邓均于上午十点五十分离开家。之后大约十分钟,伊朝出现在监控画面中。他先是按了门铃,没过多久房门便被打开,他直接走了进去。再之后就是十一点二十五分,报案人出现在监控画面中,报案人见别墅正门没锁,直接进入别墅。没过一会儿,他就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警方在十一点三十分接到报案。之后的这段时间,直到警方到来之前,监控录像中都没有其他人出现。

也就是说,如果死者真的是十一点十五分遇害,那案发现场应该只有被害者一人。但被害者又确确实实是胸部中刀而死,这种死法也很难想象是自杀。除此之外,现场只有一个已经损坏的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是李氏集团最新研发的款式,光从外表来看,已然和真人毫无区别。根据其内部识别码,这款人形机器人正属于邓均在李氏集团亲自领导研发的项目,于半个月前正式发售。案发现场的机器人恰好正是正式发售版本的原型机器人。

也就是说,最有可能杀死被害人的凶手就是现场这款人形机器人。但问题在于,所有人都知道,机器人不可能伤害人类。

自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美通过图灵测试的智能机器人诞生以来,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就完美统治着现代机器人学的一切。机器人三定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目睹人类个体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智能机器人,不管通过何种手段,都必须内置能够实现第一定律的程序。这是一款机器人能够顺利出厂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机器人都不可能伤害到人类,更别说杀害一个活生生的人类。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机器人真的伤害到人类,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机器人未来的研发与生产。那么,目前为智能机器人所制定的所有规则,都将受到严重挑战。这也是上述案件之所以引起广泛重视的主要原因。

这起案件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就引发了民众的恐慌,甚至使得很多民众自发到相关政府部门和李氏集团总部前示威游行,要求相关部门给予解释。机器人究竟会不会伤害人类,这个话题成为了所有媒体共同讨论的焦点。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正是身为案件当事人的机器人部首席顾问邓均。一时间,除去被警方经常传讯之外,媒体也蜂拥而至。

在警方接到报警后不久,邓均就被警方联系上,并于警方到达现场大约半个小时后赶回自己家中。根据邓均的说法,那天他原本约了机器人部的部门主管伊朝到他家做客,顺带商讨一些工作上的问题。约定的时间是十一点整,但邓均称他在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接到了伊朝的电话。电话中伊朝说自己遭遇了交通事故,让邓均前来帮忙。由于电话中的确是伊朝的声音,邓均便毫不犹豫地立刻离家,驱车赶往十公里之外的事发地点。

但邓均赶到的地方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他被骗了。等他再度赶回家中,命案已经发生。此外,当天除了伊朝,邓均还邀请了同为机器人部顾问的同事魏付到家中。只不过因为交通拥堵,魏付迟到了,他于十一点二十五分赶到邓均家中,成为了现场的第一发现人。

按照邓均的说法,冒用伊朝名号给邓均打电话的那个人,很可能是杀害伊朝的凶手。警方也调取了邓均的通话记录,发现十点五十分时他确实接到过一个电话。不过这个电话是个虚拟号码,警方一时也查不出来源。这个潜在的凶手利用这个电话将邓均引出家门,为的就是让伊朝独自一人,以方便其行凶。此外,另一个同事魏付也因交通拥堵而迟到,警方调查发现,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交通指示灯紊乱,这说明很可能是黑客黑进了交通管理中心,控制了这些信号指示灯,这才造成交通拥堵,进而使魏付迟到。综合以上这些线索,整个案件很有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凶手究竟是如何杀害伊朝的。被害人伊朝于十一点整进入邓均家中,当时邓均虽不在家,但机器人管家也有开门权限。识别出伊朝的身份后,机器人管家开门让伊朝进入屋内。邓均所住别墅的安保等级很高,整栋屋子除了大门,并没有其他出入口。而唯一的出口大门处也有监控。监控录像显示,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前,整栋别墅只有邓均、伊朝及魏付三人出入过。

按照伊朝克隆体苏醒的时间计算,伊朝应该是十一点十五分遇害的。邓均十点五十离开家,之后在警方到来后才赶回家;伊朝十一点整来到案发现场,十一点十五分遇害;魏付十一点二十五分来到案发现场,发现命案后离开现场并火速报警。警方赶到现场后,全面搜查了整栋别墅,并没有发现其他人。也就是说,十一点十五分案件发生时,整个案发现场只有被害人伊朝一人。

综合以上讨论,最有嫌疑的自然是邓均家中的机器人管家。但是这个机器人被发现时已经损坏,经过权威机构鉴定,它的内部程序早已紊乱,所有存储也都被抹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机器人本身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小,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该机器人管家的内部程序遭到黑客入侵,引发其自毁。问题就在于自毁前,这栋别墅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媒体广泛宣传的一种可能是机器人管家遭到黑客入侵,被篡改了内部程序。黑客在指示机器人管家行凶之后,又启动自毁程序,销毁了所有证据。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无疑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机器人第一定律如思想钢印一般被牢牢地刻在所有智能机器人芯片的最深处,拥有最高级别的权限,任何人都不能更改。如果一个小小的黑客就能随意篡改甚至抹去第一定律,那么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基石都会受到动摇。案件发生后,制造该款机器人管家的李氏集团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响应,对所有款式的智能机器人进行全面的内部审查。但直到目前,他们仍未发现关于能破解机器人第一定律的任何漏洞。

但没有发现不代表不可能做到,至少目前这个案子说明这种行为完全有可能发生。于是案件发生之后,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各地持续爆发游行示威活动,李氏集团的股票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为了挽回颓势,李氏集团目前已经解雇了负责机器人研发的主管邓均。但这一做法就像是惊涛骇浪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浪花,在媒体的助攻下,所有人都开始质疑起目前的智能机器人行业。这也让一直致力于推行智能机器人的邓均每天都处于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