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華夏研發槍支這樣的單兵裝備的經驗在整個世界上都算少的。
可以說,比起國外各種軍火公司林立的場麵,國內這種單純依靠軍工院來研發新式裝備的做法隻能說有利有弊吧。
老外為了衝業績,降成本,往往會搞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操作。
尤其是在米國這種不禁槍的國家,槍就和普通商品一樣,放在櫥窗展櫃裏供人挑選。
市場決定供銷關係,在擁有龐大市場和需求的前提下,軍火行業就卷起來了啊!
其中自然不乏一些腦洞大開的東西,比如連握都握不住,一開槍就跳的連發沙漠之鷹,高爆霰彈之類的迷惑武器。
當然,更多的是重量更輕,射速更快,進度更高,同時槍械性能更加可靠的精品。
單就武器裝備這一方麵,我國跟國外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江浩作為一個男人,自然對這些方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的了解又僅限於知道一些基礎數據,武器研製,對於他來說還是一片未知領域。
不過說起來,我國自主研發武器的時間確實有些太短了。
真正屬於我國自主研發的武器,隻有95槍族。
在這之前,包括我國軍隊所配備的單兵武器,都是仿製的。
有仿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生產的50式衝鋒槍,以及仿AK47自動步槍生產的八一杠。
這些裝備,早在上世紀前葉就已經被外國大規模生產,但我國一直列裝到近二十一世紀才逐漸淘汰。
完全就是因為技術封鎖,以及冶煉技術的不成熟而導致的。
一直到朵英賢研製出了95式突擊步槍,華夏才算真正擺脫了仿製的陰影,開始真正朝著自主研發大國邁進。
可是,國外的槍族早已經淘汰了幾代。
但華夏的單兵武器,到目前為止,嚴格意義上來說還停留在二代。
即便是目前大規模列裝的95-1式,雖然在性能和精度方麵對最初的95式來說是一個技術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