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和平已經持續長達一世紀,世人已經忘卻還有什麽其他狀態。假如他們發現某種戰爭終於來臨,他們幾乎不會知道該如何應付。
當機器人學發展局的局長艾裏亞斯?林恩終於發現這件事實時,當然,他也不確定自己該如何應付。根據已有一世紀曆史的反集中化趨勢,機器人學發展局將總部設於錫安。此時林恩正以狐疑的目光,望著一位從華盛頓帶來這個消息的年輕情報員。
艾裏亞斯?林恩是個高大的漢子,質樸得幾乎自有一股魅力。他有一雙稍微鼓脹的淡藍色眼睛,通常會瞪得人渾身不自在,但這位情報員卻能保持鎮定。
林恩認定自己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感到不可置信。媽的,它真是不可置信!他絕不相信有這種事!
他仰靠在椅背上,放鬆心情說:“這個情報有多可靠?”
情報員曾自我介紹名叫拉夫?G.布瑞肯裏吉,也曾提出相符的證件。他有一副稚嫩的臉孔,豐滿的雙頰與嘴唇很容易漲紅,還有一雙純真無邪的眼睛。他的服裝與錫安的氣候頗不相稱,但是適合那個擁有全麵空調的華盛頓——國家安全部不顧反集中化的趨勢,仍一枝獨秀地留在原地。
布瑞肯裏吉漲紅了臉,答道:“毫無疑問。”
“我想,你們這些人對‘他們’了若指掌。”林恩的語調中不免帶著一絲諷刺。而他並未特別注意到,在提及敵人時,他對那個代名詞稍微加重語氣,相當於書寫時加上引號。這是最近兩代的一個文化習慣;再也無人使用“東方”“共黨”“蘇維埃”或“俄國人”這些字眼。那樣做太混淆不清,因為“他們”有些不屬於東方,不是共黨或蘇維埃,尤其不是俄國人。用“我們”與“他們”要簡單得多,而且精確得多。
根據一些旅人的報告,“他們”也在這樣做,隻不過將彼此對調。在那裏,“他們”是(各自語言中的)“我們”,而“我們”則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