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沙丘救世主

引言

字體:16+-

《沙丘救世主》是弗蘭克·赫伯特受到誤解最多的一本小說。其中的原因和這位著名作家本人一樣迷人而複雜。

在一九六九年作為《沙丘》的第一本續作出版之前,《沙丘救世主》一直在科幻雜誌《銀河》上分期刊載。連載的《沙丘救世主》被諷刺雜誌《國家諷刺》評為“年度失望之作”。這個故事早就被《模擬》雜誌[1]的編輯約翰·坎貝爾拒絕了,他和那些諷刺文章作者一樣,喜歡《沙丘》莊重宏偉、英雄傳奇的方麵,而不喜歡續作中與之相反的成分。他說他的讀者想要看到英雄成就偉業的故事,而不想看到故事的主人公有著不為人知的嚴重缺陷。

批評者們不明白《沙丘救世主》是一部橋梁式的作品,聯結了《沙丘》與三部曲中當時尚未完成的第三本。為了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沙丘救世主》顛覆了此前精心寫就的保羅·穆阿迪布的英雄神話,並揭示了在《沙丘》中被渲染得十分榮耀輝煌的“救世主傳說”現象的黑暗麵。許多讀者不想要那樣黑暗的現實成分,尤其是在作者已經“殺死”了《沙丘》中讀者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厄崔迪家族忠誠的劍術大師鄧肯·艾達荷[2]和理想主義的行星生態學家列特凱恩斯——之後,不忍再看到他們心愛的、所擁護的“神賜之子”隕落。

但讀者們忽視了弗蘭克·赫伯特在行文中留下的重要線索。在《沙丘》中,當列特-凱恩斯躺在沙漠中奄奄一息時,他的記憶盡頭出現了父親帕多特多年前說過的話:“不要讓你的人民落進某個英雄的手裏,再沒有比這更可怕的災難了。”在接近小說尾聲的地方,一處預示性的銘文中,伊勒琅公主從多個角度,甚至用時而相互矛盾的詞語將獲勝的穆阿迪布描述為“既是光明磊落的武士,又是神秘莫測的先知;既是陰險冷酷的魔王,又是悲天憫人的聖徒;既是老謀深算的狐狸,又是天真單純的少年;既有騎士風範,又殘忍無情;他還不是神,卻又不僅僅是人”。在《沙丘》的附錄中,弗蘭克·赫伯特寫道,沙丘星“被一位英雄攪動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