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山终于如愿以偿了。
当初,在第二届“幸福拱门文化节”上,张少山曾上台说了一段相声。当时他站在台上,望着河那边的东金旺想,下一届文化节,一定要在自己的村里搞。
现在,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了!
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张少山兴奋得一夜没睡着觉。心里像揣着一口粥锅,一直在冒着泡的翻腾。半夜时,他翻身趴在炕上,捅了捅身边的麻脸女人问,咱俩结婚多少年了?
麻脸女人让他折腾得也一直没睡,这时听了想想说,29年了。
张少山凑过来小声说,今晚,我比29年前的那天夜里还高兴。
麻脸女人哼一声,红着脸翻他一眼。
张少山嘿嘿笑着,朝自己的女人爬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张少山又早早起来,先坐在院里喝了一壶茶,把今天的事又细细想了一遍。然后吃了早饭,就奔街里来。这时村委会门前的空场已经布置起来。金尾巴和二泉茂根已经带着人忙碌。茂根一见张少山就过来说,牛教授刚才来电话了,说他们已经在路上。张少山知道,今天的开幕式上,牛大衍这一行人也是重要角色,这时一听就放下心来,又扭头对金尾巴说,昨晚胡天雷也来电话了,他们也是一早出发,估计过一会儿就该到了。
金尾巴兴奋得满脸通红,说,好啊,今天是各路英雄大聚会!
按事先拟好的方案,这次“第三届幸福拱门文化节暨金旺生物农业联合体成立大会”有几项主要内容,一是“金旺生物农业联合体”成立仪式,二是牛大衍教授的科研团队与联合体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三是牛大衍设在“金旺潭饲料厂”的实验室正式挂牌,四是“金旺潭饲料厂”与牛大衍的几个学生签订以工资在企业入股的协议。五是天津的“六月艺术中心”与蔬菜基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胡天雷这次带几个文艺界的演员过来,还有两个任务,一是在开幕式上穿插演出,二是要举行拜师仪式。这个环节也是马镇长和吴书记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建议,在联合体成立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东金旺的另一个优势,平时说的所谓“吹拉弹唱”也不能丢。马镇长特意对张少山说,原来一直说,要成立一个“乌兰牧骑”式的“金社”,这次在这个文化节上,举行完拜师仪式,是不是顺便就把这个“金社”也成立起来。张少山一听当然同意。但金尾巴这时满脑子都是联合体的事,已经顾不上。跟二泉一说,二泉认为可行,况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费事,又提议,聘请胡天雷老先生担任“金社”的艺术顾问。张少山一听笑着说,这个想法儿好,怹听了肯定高兴!
于是,所有的事就这样定下来。
开幕式开始之前,张二迷糊来找张少山。张二迷糊的脸色不太好看,看得出来,心里好像又窝着火儿,但说话还是竭力平和,他问,这开幕式上是不是忘了啥事。
张少山问,啥事?
张二迷糊说,我的事呢,咋没有我的事?
张少山当然没忘。这回张二迷糊的“梅姑彩画”在县里申遗成功,镇文化站的老周没跟张二迷糊打招呼,就又跟天津的那家“霓虹文化公司”联系了一下,一是告诉他们这个信息,二是特意把张二迷糊后来为文化节设计的吉祥物,以及从吉祥物演化过来的新财神形象拍成照片,给对方发过去,意思是如果他们有兴趣,上次谈了一半的事还可以继续再谈。果然,对方很快就回应了,表示愿意合作。老周这才跟张二迷糊说了。张二迷糊一听当然高兴,也知道这事一直是老周在为自己张罗,索性就对老周说,让他当自己的全权代表,由他去跟这家文化公司谈,他怎么谈就怎么是。因为这件事前面已经谈过,老周也就很快把各项事宜都跟这家公司确定下来。这次,老周跟张少山商量,是不是把这个文化公司和张二迷糊签订合作协议,也作为开幕式上的一项内容。但张少山考虑再三,还是没同意。张少山仍有过去的顾虑,他想的是,张二迷糊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在这样的场合把老丈人跟一家文化公司签合作协议的事也作为一项正式内容,总有“搭公车办私事”之嫌。想来想去,最后就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文化节开幕式上,把这家文化公司的代表作为特邀嘉宾请过来,然后在文化节期间,联合体还有一系列的商业协议要跟商家和企业签订,张二迷糊和这家文化公司的合作协议可以在这个阶段签。但这时张二迷糊来跟张少山说,这家文化公司的代表提出来了,他们要签订的这个协议也是文化方面的,应该列为开幕式上的一项正式内容。张少山当然明白,这家公司的代表这样说,自然也是想扩大这件事的影响,但自己的顾虑又不便对张二迷糊直说,担心一说,他又得急。这时灵机一动,就带着张二迷糊来找马镇长,让张二迷糊把刚才的话再跟马镇长说一遍。马镇长听完就笑了,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啊,少山你这人哪,有的时候就是太认真,一太认真了也就难免较真儿,别忘了,现在你老丈人的这个“梅姑彩画”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了,是咱海州县的“非遗”项目,共同的文化遗产,谁都有责任保护。张少山一听马镇长这样说,才点头说,好吧,我赶紧告诉他们,把这个内容也加进去。
张二迷糊冲张少山哼了一声,这才转身倒背着两手,撅着下巴走了。
开幕式上,一项一项内容都进行得很顺利。到拜师这个环节,按事先安排,台上摆了一溜儿椅子,然后主持人每念出一位老师的名字,这个老师就拿着自己的乐器坐到台上去。这时,主持人念到最后,竟念出了二泉的名字。二泉一愣,茂根赶紧把一把大三弦塞到他手里,就往台上推他。二泉这时已经没了退路,只好抱着三弦来到台上,见一把椅子上贴着自己名字的纸条,就在这椅子上坐下了。接着,主持人又开始念准备拜师的学生名字,每念一个,就上来一个,站到自己老师的跟前。这时,主持人又念到金桐的名字。金桐来到台上,大大方方地走到二泉面前。二泉一下愣住了,登时憋得满脸通红。接着,主持人又开始喊,学生向老师,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台上的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向坐在面前的老师鞠躬。二泉的脸上已经像一块红布。正这时,台下不知谁喊了一句,二泉,也应该向金桐三鞠躬啊!
台下的人立刻都笑起来。
接下来是领导和各界嘉宾上台致辞。就在马镇长在台上致辞时,金尾巴来找张少山。金尾巴一会儿也要上台,代表二泉和茂根说几句话,其实也就是表个态。金尾巴本来不打算说,想让二泉说。但二泉也不想说,跟金尾巴推来推去,最后还是让他上去。
但就在这时,两人却为在台上说什么,意见出现了分歧。
金尾巴说,如果让他上台去说,他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儿,准备借这机会透露出来。东金旺和西金旺两个村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地理优势,梅姑河往下游走是通往煤河的一个河汊,这一带当年曾是一片湿地,风景很好,每到季节,各种候鸟和本地的一些鸟类就都飞来。但头些年由于水越来越少,水质也变差,河汊一带的这片湿地已几乎干涸了。现在生态逐渐修复,河水不仅多了,也清澈了,湿地也渐渐恢复了,各种鸟类也又都飞回来了。金尾巴去考察过几次,觉得这里也可以开发旅游。往梅姑河上游走,有一个叫“南塘”的地方,是一个古渔村,现在已经恢复成古渔港的小镇,成了一个可以吃海鲜,也可以休闲购物的旅游景点。金尾巴想,这个现成的旅游景点可以利用起来。如果以“金旺生物农业联合体”为依托,搞一条独特的“大蓬船”,在梅姑河上开辟一条从南塘小镇到下游河汊湿地的旅游线路,搞个“水上一日游”,应该能行。来南塘小镇游玩的客人,如果有兴趣,可以多待一天,乘坐这个“大蓬船”到下游的河汊湿地去,途中经过东金旺和西金旺,这里也可以再重新修起小码头,西金旺有养猪业的“猪八戒文化”,东金旺有蔬菜大棚的采摘,又有“金社”的民间文艺表演,也能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但二泉一听却不同意。他认为这个想法确实挺好,但下游的这片河汊湿地不能开发旅游,现在生态好容易恢复了,一开发旅游就又要遭到破坏,得不偿失。金尾巴本来很为自己这个起飞智的想法得意,没想到二泉的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来。他觉得二泉说得太绝对了,开发旅游就一定破坏生态环境吗,那不一定,只要注意保护,二者应该可以兼得。于是两人争执不下,一下就僵在了这里。
这时,眼看就该金尾巴上台了。他本来可以搁置争议,上台时先不提这块内容。但金尾巴偏又是个宁脾气,觉得这一块是个亮点,还非要提。直到这时,金尾巴也才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把事情想简单了,当初只想着真干起来时,如果有什么意见不一致的事,自己可以和二泉商量着解决。但就没想到,如果商量了,还解决不了怎么办?现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自己和二泉各不相让,眼看两个人就这样顶在死胡同里。幸好这时还有个茂根。茂根毕竟脑筋灵活,他这半天在旁边已经都听明白了,于是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他说,金尾巴的这个“大蓬船”项目可以搞,但不一定非去下游的河汊湿地,搞一个“水上乡村旅游”行不行?比如,大船一早从南塘小镇出发,在梅姑河上一路玩赏两岸风景,目的地索性就是东金旺和西金旺,旅游项目还是这些,或者还可以开发更多,等后面真正发展起来,游客多了,大船索性改成“水上巴士”,两个村还可以搞“农家乐”,甚至搞休闲度假的“农墅”。
茂根这一说,所有的人立刻都说好。
张少山笑着说,行,以后咱这个联合体,就看你们这铁三角儿了!
金永年也点头说,说个文词儿,这才真叫后生可畏啊!
这时,主持人已在台上招呼,催促金尾巴赶紧上去。
金尾巴冲二泉挤挤眼,就转身朝台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