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路

34

字體:16+-

前頭的障礙掃平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去操作,這使林家偉感到既興奮又焦慮。按著常規,一把手下台了,二把手就可能頂替,但也僅僅是一種可能,還有例外,比如從外單位調派,比如三把手或四把手竄上來。根據報社的具體情況看,三把手、四把手竄上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從外單位選派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就是說,林家偉要想從二把手的位置躍到一把手的位置,還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迫使他不得不想辦法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按常規來講,陳部長是新聞界的主管領導,他同意了能起百分之六十的作用,但萬一主管新聞的副書記,主管人事的副書記,或者書記、市長心目中還有候選人怎麽辦,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誰的權力大誰的話就管用,大家就會擁護他的意見。林家偉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之後,決定先采取行動,把陳部長這個老關係鞏固好,再根據事態的發展建立新關係。

當然,這裏麵存在著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就是錢。如果沒有足夠的錢,鞏固老關係建立新關係隻能是停留在口頭上,而這些錢又從哪裏來呢?家裏的存款幾乎都用在了購買房子上,即使有一點,也別想從張桂花的手中拿出。他自己手中還有一萬多一點,那還是上次李堂和送給他的,如果要穩穩地坐上報社一把手的寶座,這點錢顯然是不夠的。不夠就得想辦法。其實,辦法他早都想好了,隻是王一飛的事沒有定論,他不好操作,現在塵埃落定了,他覺得該到了操作的時候了。於是,他給印刷廠的曹廠長打了一個電話,讓他上來一趟。

金都日報印刷廠是民營企業,而且是市上樹立起來的明星企業。金都日報社成立時,這家私營印刷廠承攬了印報的業務,隨之把名字也改了。這樣一來,印刷廠憑借著日報社的聲譽,利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了。後來報社內部吵吵著要自己辦個印刷廠,但幾任總編都未能付諸實施,就一直拖到現在。大家都懷疑印刷廠把總編收買了,所以才遲遲不願意新辦印刷廠。而事實上,印刷廠不僅每年給報社給10萬元的管理費,而且,還給報社班子成員(部室主任以上的)每年發一個紅包,二三千元不等,這便使班子成員思想上達到了基本的統一,認為報社不另辦印刷廠也罷,這樣省去了好多麻煩,每年還可以收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