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魂

12

字體:16+-

1933年元月的重慶,天氣嚴寒,凍得人臉痛手痛腳趾尖發痛。此時裏,重慶江北青草壩的長江岸邊站著兩個頂風人。一個是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一個是民生機器廠廠長李劼人。穿棉襖的他倆都哈氣暖手、跺腳熱足,兩張臉都被凜冽刺骨的江風吹得紫紅。他倆身後是民生機器廠的廠區,下遊不遠處是挨江的修船造船用的船塢。

“作孚,這裏跟近在咫尺、人氣鼎沸的朝天門相比,顯得沉寂、荒蕪,你啷個把廠址選在這裏?”比盧作孚長兩歲的李劼人笑問。

“老懶,你問得好。”盧作孚笑答。老懶是李劼人的筆名,盧作孚跟他在成都的報社共事時,是保路運動、反帝鬥爭中的戰友和好友,“確實,這青草壩方圓不過兩裏地,既無樓堂館所,亦無風景名勝。可我和第一任廠長陶建中就是看上了這個地方,圖的就是它位於兩江交匯處,方便航行兩江的輪船停泊。此地臨近朝天門碼頭,天然為重慶門戶,更主要的是它依山傍水、河灘開闊,便於修船造船。”蹦跳著熱身。

“這倒是。”李劼人說,也蹦跳著熱身。

“你看,現今是冬天枯水季節,可是,堆上木墩還是能夠作業;夏天洪水季節呢,鋪上浮筒船塢就可以開工。當然,跟上海那大型船廠相比,這裏條件不免簡陋,但有了這個舞台,民生公司的船業便大有可為。還有,這青草壩挨山,我想了,如是戰事打到重慶來,我們還可以挖些個能夠容納上千人的山洞,既能躲空襲,又能不停生產。”

李劼人笑道:“作孚,你還想得遠呢。”

盧作孚道:“劼人老兄,一是這個廠來之不易;二是民生公司還得發展,必須得保護好這個工廠。建廠之初吧,隻有4台車床10來個職工。現今,已經有近300職工了,機器也增加到40多部,車、刨、銑、鑽,應有盡有。年修船量從5年前的一兩艘增加到現今的20多艘。劼人,你這個廠長的功勞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