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雲深不知處

字體:16+-

宣漢 黑桑

作者簡介

黑桑(本名任宗景),男,當代作家。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一九六五年於重慶育才中學高中畢業後即“上山下鄉”,到宣漢縣天生區芭蕉公社八一林場,後插隊落戶。一九七九年始得返城。一九九七年從某雜誌社停薪留職至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兩百萬字,獲各種獎項三十次;已出版散文集《風絮》、中短篇小說集《情竇初開的時候》、報告文學集《昨日風流》。

不知是出於幽默或是出於習慣,反正這兒的人都把作坊式的小煤窯叫作煤廠。

林場所屬的煤廠掩藏在大巴山群山褶皺中的一道無名深溝裏,四周都是黑黢黢的林子,天氣特別好的時候,抬頭也隻看得見簸箕大的一塊天。沒出煤前,攆山狗也難得來這兒撒一泡尿,通往煤廠的小路也完全是被前來買煤的山裏人用腳踩出來的。每天上午十點鍾左右,進溝來買煤的人就走光了,餘下的白天黑夜全由清靜來統治,深溝裏偶爾幾聲鳥雀的啁啾,悠遠得像是從天外傳來。清靜,對於煤二哥們(從生產隊調到林場來“帶”知青的本地場員)來說是難咽的毒藥,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卻是一副恢複心理平衡的補劑。

我是老知青,“文革”前就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來到位於川東北的大巴山區某社辦林場。“響應號召”這種說法未免太時髦了,當時正貫徹所謂“階級路線”,考大學就是考出身,對於我這種並非成績不行的高考落榜者來說,到“廣闊天地”煉紅心顯然是一種體麵的、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從這層意義上講,我到農村當知青與其說是幹革命,還不如說是為父親的人生經曆贖罪。到大巴山剛一年,那一場大革文化命的“革命”就爆發了,我既無資格當紅衛兵,更無顏回重慶逍遙,便主動向場長要求,到煤廠當煤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