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许多事情的巧合,比作家虚构的要巧。
一件事要开始的刹那,电话突然响起。
“快去,一定是你太太的电话,他看到你在和别人**,才打来电话监视你,现在要拿你问罪啦。”我笑着捶了他一拳,说。
“喂,”曾林拿起电话一听,果然不出我所料,北京他太太打来的。他急忙向我做了个鬼脸,暗示我不要讲话,我强忍住笑,捂着嘴静静地听他和太太通话。
太太首先关心他的生活、工作,他嘱咐太太要多保重身体,好好照顾孩子等等。他们聊的非常亲热,有时还讲几句广东话和英语。
我心里非常难受,看到人家夫妇那么恩爱,心里不是个滋味。人家毕竟是夫妻呀,有什么办法啊!我默默地坐在**,脸色非常难看,自己真觉得对不起那位曾太太,未曾谋面的大姐。同时心里又在忌妒她,为什么她能找到这么一位好丈夫。
“人啊!人!”我更想不懂的是,曾林,既然和太太感情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寻找婚外情呢?也许是受社会环境的污染,还是心中空虚寂寞呢?也许也是为了赶时髦。
曾林放下电话后,看到我复杂的表情,明白了一切,他依偎在我身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小辉,你不要多想,我刚才的电话刺痛你了是不是?现在让我来告诉你,我和太太的感情是什么样子,我们是怎么结合的。”他停顿了一会儿,整个人陷入了往事回忆之中。
太太叫何静,是他大学时的同学,一个年组的,太太大他三岁,比较成熟。当时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很有组织能力,可个子很矮,只有一米五多一点,长的也不算漂亮。他当时在学校是有名的美男子,好多女同学对他情有独钟,向他献媚,可那时的人非常傻,也单纯。只追求政治思想进步,学习好,也不懂什么恋爱,可何静比他成熟,每天以团委书记的名义接近他,帮助他,做他的入团介绍人。
单纯男孩更容易掉进女孩精心设下的陷阱,关心使他感动了,成为她感情的俘虏。毕业后,他们两位都是系里的高材生,双双分到了北京,自然的也就结了婚,组织了一个家庭。虽然不幸福,平平淡淡,彼此都很客气地相处,一直用同学的方式相敬如宾。有时也一起讨论些问题,缺少的是最不该缺少的**和浪漫。像大山间的一湖清水,总是那么平静。
“自从见到了你,我眼睛一亮,好像我生命中出现了火花,我心里知道,这火花会烧起大火。可自己还是要钻进这片大火中去,情愿被大火烧焦,也要去玩火。这也许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吧。我已经四十多岁,第一次有这种迫切得到一个女人的愿望,辉,请你原谅我。”他真情流露。
知道他这段经历,自己对他更加怜爱。人,活在世上,每个人心底都有他的不幸,工作如意,生活不一定如意。看来,谁都有对幸福的渴望,谁都有自己的不幸,曾林如果不告诉自己他的家庭组成经过,我也一定以为他和太太是很幸福的一对,因为他们是同学相恋,感情基础好。没想到也有难言的苦衷,但还是比自己强得多。
“达令,请你和我说真话。”我和他探讨男人的内心世界,问:“此时此刻,你搂着我时,心里有没有内疚和惭愧,觉得对不起你太太?”
他没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说:“辉,其实,爱是人的天性,追求爱是人的本能。至于夫妻之间只是一种责任,我自从遇到了你后,也想过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有正确的答案,既爱你,又不能抛弃她,这就是矛盾,因为人还有良心,道德,我们都不是玩弄感情和为了满足一时欲望而做出不负责任事的那种人。只要彼此相爱,就要为对方负责任。你说呢?”
“曾林,好多男人都是伪君子,明明自己的行动是不道德的,非要装得一本正经,像个正人君子一样。”我的话有了刺儿,说,“就说你吧,这些天和我在一起风流快活,陶醉在爱河之中,还要欺骗善良的老婆。这怎么解释呢?我真担心,有那么一天,你会碰到一位比我出色的女人,又移情别恋,然后再欺骗我。”
“小辉,”曾林忙捂住我的嘴,不准我再说下去,举起右手发誓说,“我发誓,只要你不离开我、背叛我、抛弃我,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你的,我要用心来浇灌这棵刚刚埋下的爱情种子,让他发芽、生根,开花。直到她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为我俩遮风挡雨,生活在这棵爱情大树下,幸福快乐地去工作,去追求事业和理想。
听完他又浪漫又打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我非常感动,再也控制不住那发自内心的欲火,兴奋的投入到他的怀抱,我们双双堕入了爱河,沐浴着爱的雨露,享受着人生最美好幸福的一刻,直到兴奋满足的顶点。
陶醉,身心陶醉。我们紧紧地拥抱着,静静地享受着爱给对方带来的欢娱和满足。谁也不愿打破这份宁静。**身体,相拥而眠,一直睡到天亮。真的好幸福!好幸福!
我心里非常清楚,论长相,自己并不漂亮,论年龄,也是一位半老徐娘。论才华,自己是个没有读过几天书的农村女人,可自己得到的男人,都是才貌双全的男人。一想到这些,心里好像很自豪。也许是女人的虚荣心和天性所决定的,都想拥有世上最完美的白马王子。
周哥走后的第四天,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现在临海李总那儿,国务院侨联已经同意,报告也批了下来,周涛明天带着所有手续去海口,他马上返回香港,去准备手续,然后电传给我,需要什么,再联系,他就不来海口了,让我全权代表他来办,并且已经决定,注册资金六百万元,临海侨联公司出二百万元,我们出四百万元,公司是股份制,董事长法人代表由我来担任。他回去把委托书、授权书传过来,公司的公章让周涛带给我,作签合作意向和申请报告用。
激动使我语无伦次,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问:“周哥,临海侨联公司的人员怎么安排的?”
“李总是名义董事长,周涛和张金奎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我是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懂事会由这五位组成,其他细节以后再慢慢定,把执照办下来再说。”
“开办费谁来出,是双方出,还是我们自己出?”
“先由我们出,以后再协商,反正你手里还有几万元钱,我一回香港再汇给你一些钱,你先到银行开个户。别的事情我们再电话联系,公司叫什么名字,你决定吧,反正名头越大越好。”
放下周哥的电话,我去告诉隔壁的张金奎,说公司可以着手办了,李总马上派周涛回海口来,他带回所有办公司用的手续。
张金奎听后激动地和我握手祝贺,他也喜欢海口。同时又看到了我的能力,早已铁了心跟我一起奋斗。
我离开他的房间,又给曾林打了一个电话,把这一喜事告诉他,让他有个思想准备,帮我准备力量,拿下执照和其他合法手续,租办公楼等。遵照周哥的指令,我又去银行开了一个私人户头。
次日,周涛回到了海口,我们三个人分头行动,周涛起草文件,张金奎在曾林的朋友带领下,去租办公楼。我负责跑省政府各主管部门。下午周哥给我把所有的手续传真过来。第三天,周哥又把五十万元开办费汇入了我的账户。
办公楼在和平大厦租了一层楼,共三个单元,九个房间,外加厨房、餐厅、会客室,年租金三十万元。
公司的名字经过曾林、赵厅长的参谋和中国侨联的批件,最后决定叫“中国侨联海南实业发展集团”。从申办之日到发下来执照,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正式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管理局的营业执照,从踏上海南岛到创办成立公司仅仅用了二十四天。当工商局长郑重地双手交给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管理局任仲夷局长签发的营业执照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暗下决心,从此开始要努力奋斗,立足商海,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商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给我的机会,报效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我一直追求的路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好长好长,任重而道远。要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成功的商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争取创造人生的辉煌和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