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要到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三晚上,大家吃完饭,我又登上了楼顶平台,看着月亮冉冉升起。屈指算来,今年已经是在外面过第三个中秋节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我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今年又不能回家和母亲儿女一块过节。感叹之余,我不免思绪万千,柔肠百结,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回家乡,飞到亲人身边,好好过个团圆的中秋节,一块和亲人们赏月。
想到此,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利用中秋节,宴请那些对我帮助过的有关领导呢?大家都是住独身,家在外地,和我一样,虽然目的不同,也算是天涯游子。对,就这么办。
我给曾林打了个电话,问他有没有时间,说有事和他商量。
“辉,你等我,放下电话我就过去。”
大约过了四十多分钟他到来了,我俩上楼顶平台去凉快。
“海口这座小城多美呀,有山有海,风景如画。我好喜欢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里又认识了你,给我的生活又增加了温馨和浪漫,增加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辉,好好珍惜这段‘秋’恋吧,做一对红颜知己,我们的生命已经到了秋的季节。”
我也有所体会,但今晚叫他来不是吟诗作对、抒情,是和他商量怎么利用中秋传统节日,举办一次赏月酒会,招待一些朋友和有关领导。我问:“达令,你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不知道啊,今天不是星期五吗?有什么事你直说,别绕!”
我说了中秋节请客的打算,他赞成,说:“行啊,很好,利用中秋节,请大家聚一聚,很有意义,我们不到酒店,在你的办公室,让大家看看,金辉小姐才来海南几天,公司要开张了。加深一下老朋友的感情……我再为你请一些方方面面的新朋友。”
得到他的支持,我固然高兴,激动地搂住他的后腰,说:“达令,你真好,我们总是能想到一块去,下楼,让张总和周涛他们着手准备,请厨师,买菜,买月饼和酒,好好过个中秋节。”
在张总办公室召集大家,就中秋节在公司请客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
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天,请了一位当地的厨师,外加了张总,他会做东北菜。买好了鸡、鸭、鱼、肉、海鲜、山珍……像要办喜事一样热热闹闹的。
客厅里,周涛和叶青抬进了十张办公桌,拼成一个长长的大餐桌,上面放着两盆花卉,一盆水仙花、一盆兰草。五个果盘分别放着五种水果,西瓜、香蕉、芒果、苹果、菠萝,抬头可见墙上的四句打油诗。
“周涛,不愧为小才子之称,写的好。为了你的大作,今天要多喝几杯呀!”我满意地说。
还不到九点,曾林和他的司机小陈提着两只大甲鱼上了楼,他擦着汗说:“我来加一道甲鱼汤。”
叶青马上接过这两个活甲鱼,曾林来到客厅,说:“看来你们公司真是有人才,凭这四句诗,来的客人不吃不喝也会高兴的。”
大家说笑了一阵,转入了正题,曾林说:“一共请了二十多位,有省直机关领导,还有两位北京刚来的客人,一位是中国星火公司北京研究所的所长,一位是中科院的院士,我的老同志。”
我高兴的心情,像小时候过年一样,忙里忙外地张罗着,差王鹏买几挂鞭炮。
曾林现出极大热心,帮厨房出菜谱,杀甲鱼。
大约十点多钟,客人陆续来到。有赵厅长、英处长、王处长、外办的各处处长,工商局的、海关的、银行的、侨务办的、侨联的等等,二十几位,有的自己还不太熟,只见过面,北京的两位客人也来了。
大家参观了我的公司、办公室。一致赞不绝口,说我办事能力强,速度快,有个特区企业家的风格。
客厅里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一派节日的快乐气象。
十二点钟酒宴开始,我和曾林分别以主人的身份祝辞、斟酒。
窗外一片鞭炮声。
我向来宾深情地说:“今天是我们来海南的第一个中秋节,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相识、相聚在大特区,这也是缘分。为此,我借中秋节之机,邀请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来我的公司聚聚,过个中秋节,虽然薄酒素菜,但我主要是为了感谢本人来海南办公司时各位领导给予的支持、帮助。谢谢各位领导。我在今后的事业中,希望继续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谢谢!干杯!”
赵厅长首先站起来,说:“海南建省,办大特区,我们都是为了开发建设海南,才远离亲人,到了海南,承蒙金辉董事长的盛情邀请,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为欢聚中秋节而高兴,谢谢她,祝她生意兴隆,万事如意。来,干了这杯!”
酒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你提议一杯,他提议一杯,十瓶“拿破仑”酒很快喝光。这种酒喝时很甜,没有劲儿,可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劲就上来了。大家喝的高兴,吃的也愉快,谈的也开心。
午宴一直延续到晚上,月亮出来了,又摆上水果、月饼,大家在我的提议下,到了楼顶的平台赏月。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我感触万千,手捧酒杯,仰望明月,可心系家乡,想着亲人,自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孤独的泪水。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来客三三两两地开始相互吐露真情,都在望着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到很晚客人才陆续离开了我的公司,但都喝的迷迷糊糊的,曾林和我也是一样,醉眼看着对方,笑脸送走了所有的客人。
那个中秋节,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