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尘

2

字体:16+-

几年前我拍过一部名为《自杀》的电影。外景和故事都取材于这座城市。讲的是一个农村少女的故事。她在城市里打工,受到老板和富人的骚扰,包括身体上的。这女孩反抗无果,决定跳河自尽。她来到城市里那座著名的铁桥上。她神色悲伤,站在桥上,桥下是湍急的黄河。她在桥上徘徊了三天。想到生命可贵,她改变了主意。但是正在此时,她忽然看见自己的恋人出现在桥上。那个衣冠楚楚的青年正在和另一个时尚漂亮的女孩子耳鬓厮磨。原来这女孩当初来到城市就是为了找到她的恋人。她爱着他已经有十年的光景。她来到城市之后,却从来没有找到他。他告诉她说:他在北京,并且他再也不会回到兰州了。她信以为真。没想到是一个骗局。于是她飞身一跃,跳进了滚滚黄河。

总体来说,我对这部片子还算满意。小成本,很多地方是手摇镜头,制片人是我的朋友,后期剪辑基本上由我来做。演员都是从本地传媒大学挑选的。主演是一个大三的女孩,外貌和气质与电影中的角色很吻合。青涩僵硬的表演正好符合我对剧中人物的期待。台词很少。我不喜欢有过多的台词,繁复空洞的台词只会损害影像的力量。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时刻拍摄黄河上的桥梁。我把黄河和河上的桥梁拍得非常美。这和自杀的少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是这样的电影要进入院线几乎没有可能。只能尝试在地方电影频道播出。也就无从谈起票房之类。制片人开玩笑说,那就等到将来我拍出成功的商业电影,再跟我收取成本吧。片子剪辑结束后,在小范围里请朋友观摩。不过大家都很欣赏这部电影。偶尔有一次去北京,和一个朋友吃饭。该朋友一直从事独立电影拍摄,在圈内很有影响。他居然也知道我拍了《自杀》。他正好要参加美国的圣丹斯独立电影节,如果我愿意,他可以带上我的片子去参展。朋友的建议令我心动。但是《自杀》尚未经过电影审查。这样去参展,程序上会有问题。朋友说无妨,他可以想办法。我很想听到国外同行对我电影的见解。再说,我的电影未必就能够获奖。只有获奖了才会引起国内的注意。于是我答应参展。片子的英文字幕还没有做,因此赶回来补字幕。翻译字幕的是一位外语大学的老教授。台词本来不多,但这位老先生扛着一部大辞典,极尽雕琢,很多简单的对白要使用拗口过时的书面词汇。连我都看得出来,有些地方完全是文不对题。

幸亏老教授的字幕做得马虎,否则《自杀》就真得大奖了。据说,好几个评委对英文字幕大皱眉头,因为电影中“中国少女所说的话,荒诞不经而令人费解”。不过他们也对电影中“冷静而强烈的色彩运用印象深刻”,“摄影机表达了比故事本身更深刻的内容,这部情节简单的电影显示了中国电影在叙事方面的独特追求,平静的叙述中包含了人生深沉的忧郁”。最终评委会决定授予《自杀》“摄影奖”。如果不是字幕问题,《自杀》就有可能得到“最佳故事片奖”。后者是该电影节最重要的奖项。

能够得奖,出乎意料。就电影人来说,圣丹斯电影节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威尼斯或者戛纳电影节。因其更具艺术分量。我因此而增加了信心。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我对于自己的才华产生过怀疑。也许我可以拍出更好的电影。当然,一个独立电影节的奖项并不能带来商业上的收益。参加电影节的美国某电影公司表示,《自杀》一片可以尝试进入欧洲院线,但前提是我要缴纳一笔风险金。我无法支付那笔钱。在国内碟市上,我在短期内搜罗到五六种不同版本的DVD碟片。但只有一家较出名的碟片商给我支付了少量的版权费。不过在业界,我因此声名大振。国内一些财大气粗的投资商人也与我接洽,希望我能够考虑拍摄商业电影,以此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共赢”。

变化最大的是电影中的女主角。这个名叫李秀芝的女孩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李秀芝家境艰难,在僻远乡村长大,简单忧郁的气质出自天然,璞玉浑金,极有雕琢潜力。圈内一些著名导演都有意让她出演角色。多家传媒公司也请她参加某类选秀活动。李秀芝每遇邀请,都会来跟我商量。这女孩腼腆羞涩,温顺有如羔羊,对我的建议言听计从。倒让我时时有恻隐之心,觉得她适当参加某些商业活动,可以补贴家用,缓解上学经济压力。有一次,某大牌导演到兰州选角。我们都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算起来是我同门师兄。师兄推掉许多活动,挤出时间和我单独晚餐。我带上李秀芝。席间,他盛赞《自杀》里显现的艺术品格。他又赞美李秀芝表演纯朴本色。李秀芝面若桃花,温言软语,羞怯之状,惹人怜爱。

一年后,师兄的新片《麦地》隆重上映。电影讲述一段凄美爱情。一个农村少女在一片麦地守候,等待她的恋人归来;她的恋人是一位俊美青年,为了挣够彩礼去远方打工。他们相约几年后在麦地相会。这少女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几年后她终于等到了恋人。等到的却是一具灵柩。原来那青年在遥远的城市奋斗数年,攒够了彩礼,却在回乡的长途客车上遇到了劫匪,为了保护大家的财物,他勇敢地与劫匪搏斗,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电影一俟上映,立刻引来无数观众热泪横飞。师兄拍片风格,向来以善于撩拨人心著称。片中女主角的善良纯情气质,尤其令人称道。娱乐界顿时惊呼,又一位“周女郎”闪闪登场。“周女郎”者,乃是师兄本姓周,凡是能够被呼为“周女郎”者,便为演艺界巨大殊荣,也同时意味着其人已跻身影视明星。这女主角正是李秀芝。

既已出道,其灼灼光华就非我辈所能左右。从内心来说,我也欣慰李秀芝能有如此因缘际会。但从此想见李秀芝就难了。又是一年过去,有一天晚上,李秀芝忽然回来。她打电话,让我到某饭店和她相见。这家饭店正是当初和周导见面的地方。我赶到饭店。包厢里只有李秀芝一人。桌上摆满各色菜肴。李秀芝迎上来和我拥抱。她光彩照人,身体上的某种香水气味扑鼻而来。其时她已被确定为周导下一部新片的女一号。新片是和好莱坞合拍,外景地选在美国。制作规模庞大,耗资惊人,拍摄过程或许要数年之久。李秀芝说,她此次专程回来,也只为了和我道别。她如此理由,让我觉得讶异。李秀芝和我碰杯交盏,举手之际,已然光华四射,但眼睛里那种羞涩质朴,依旧磷光一般闪现。

满桌的菜肴几乎原样摆放,只是**的色泽逐渐暗淡。喝了很多酒。李秀芝眼神迷离,娇艳面庞吹弹可破。忽然,李秀芝迎上来,靠近我。她的脸庞依偎在我怀里。她的身体灼热,混合了脂粉和香水气味。

我说,李秀芝,你喝多了。

没有,她说,我只是高兴。

她的脸贴着我的胸。她伸出手臂,抱着我。有一个时刻她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李秀芝说,许老师(她一直叫我老师),我明天早晨的飞机,晚上就住在这里。我在1208房。你送我到房间好不好?

我说,好。

我并非圣人。那晚我也喝了许多酒。她躺在**,醉态迷离,眼波流转。她是为了表达她对我的感激。就仿佛是我应该得到的礼物。这像是某种交换。像是一种施舍。又像是一种了断。某个时刻,她的样子忽然让我感伤。

我看着这个女人。她几乎是**的。她睡着的神态,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她和我如此亲近。但是我知道,过了这个夜晚,我就见不到这个女人。我们从此就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