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和蔣介石

十八

字體:16+-

馮玉祥於軟禁之中,冷靜綜合來自各方麵的消息,除去閻錫山背信棄義,按兵不動,導致宋哲元率部反蔣失敗的原因以外,他還逐漸醒悟到如下的原因:

一,蔣介石在財力、物力、兵力上都占優勢。宋子文在寧、滬、浙一帶籌集軍晌,甚至把編遣公債也拿來打內戰,因為中央掌握國庫,財力充足。宋美齡組織的慰勞隊,帶著二十萬現金到前線獎勵官兵。而西北軍窮得不能按月關晌。蔣介石還能得到帝國主義的裝備,武器彈藥充足。還有德國的軍事顧問獻計獻策。蔣介石以嫡係軍隊為骨幹,還有許多投靠他的雜牌軍,兵力也超過西北軍。

二,在政治策略上蔣介石也壓倒了西北軍。新軍閥之間的混戰,本無正義可言。宋哲元的討蔣通電固然產生了一定的政治影響,但是,蔣介石回敬了一篇《告全國將士書》,稱西北軍“本屬利害結合,封建集團。隻知有集團,不知有國家;隻知有利害,不知有主義”。“此種封建集團,一日不消滅即國家統一一日不能成功。”宋哲元等對蔣介石的責罵也無法回答。

三,西北軍內部不團結。馮玉祥不在軍中,宋哲元與孫良誠爭當首領,互不相讓,互不服氣,指揮不能統一,作戰各行其是,因而削弱了戰鬥力。

宋哲元和孫良誠這兩員繞將,曆來都為馮玉祥所器重。但二人在智、勇兩方麵相較,宋哲元於智方麵高孫良誠一籌,而孫良誠於勇方麵高宋哲元一籌。因此,馮玉祥認為統馭全局應由宋哲元負責,故任命宋哲元為總司令;負責具體作戰,應由孫良誠掛帥,故任命其為前敵總指揮。但是,孫良誠自五原誓師、兵出撞關以後,孫部被馮玉祥封為第二集團軍中的鐵軍,而孫良誠又被馮玉祥讚譽為第一功臣。相比而言,宋哲元奉命固甘定陝,建立西北軍的後方根據地,難以和孫良誠輝煌的戰功相比擬。馮玉祥在時,宋、孫之間各檔一麵,從不發生橫的關係,即使他們之間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也不失和氣。時下,馮玉祥這位“家長”被軟禁在山西,所遺這個艱難經營的攤子交給誰當家?宋、孫之間的矛盾就突現出來。尤其是這次討蔣兵出漁關以後,宋哲元這位總司令想統馭全軍,要求按自己訂的戰略計劃進行;而孫良誠這位前敵總指揮目無總司令,經常借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獨行其事。這怎能不毀掉全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