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已進人暮春,但東嶽泰山的清晨,還是頗具涼意的。
泰山,為我國五嶽之一。由於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在我國古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夭地。據傳夏、商、周三代即有七十二君主來此禱祠, 自秦始皇以後,登臨泰山的人王之主就多得不勝其數了。因而,它名貫九洲。
泰山為地靈之處,它以山勢磅礴雄偉,峰巒突兀峻拔,景色壯麗誘人,山路名勝古跡眾多,為我國名山之首。所以,它也是曆代文人騷客景仰之處,並留下了浩瀚的詩文碑刻。漢武帝登臨泰山的時候,發出了如下的讚歎:“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感矣”。一代名士東方朔著文:“蓋好吞西華,壓南衡,駕中篙,軼北恒,微九河之淺,委小七澤其杯,盈彼五屋、太行、終南、五老、峨、蟠、雁**之秀,拔天台、會稽之奇。”唐代詩仙李太白留有“憑崖望八極,目盡長空閑”佳句,一代詩聖杜甫也寫下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筆。
時代推進到一九三二年的春天,偉哉奇哉的泰山,再也不可能引來帝王將相登臨祭天,也沒有招來通碩大儒攜卷登山高歌。令國人―尤其是令蔣委員長驚疑的自稱“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講闊,隻有為民,隻求為國”的丘八詩人―我們的主人公馮玉祥將軍來到泰山,住進南麓的普照寺西院“菊林舊隱”。
馮玉祥進駐普照寺以後,每天清晨,他都要沿著登臨泰山的石階拾級而上,看著那些虔誠不悔的善男信女三步一作揖、五步一叩首,口中還喃喃祈禱的樣子,他似乎完全忘了上山的勞累,似乎還感悟到這樣一個真理―人不能沒有信仰,但千萬不要迷信,而中國人最致命的弱點就在於盲目的迷信。同時,他每每看到那些為了生存荷擔上山,或抬著有錢人艱難攀登的貧苦山民,就會本能地想起自己那曾經食不果腹的父母雙親,因而,他越發地堅定了要讓這些窮人過上好日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