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旋律

二十七

字体:16+-

电影《夜半歌声》大获成劝。在上海苏州青年会电影院首映,全城轰动,电影票被排队灼人群争抢一空。各家报刊载文评论说: 巾国第一部有声恐怖巨片,打破了苏州影院映片纪录。不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上映,场场爆满,打玻了国产有声电影放映的最高卖座率。

电影《夜半歌声》的配乐、插曲,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说句夸张的话,当时居住在上海的人民,没有不会哼唱几句《夜半歌声》的。一时间,音乐会在演唱,电台天天在播放;有的在街上哼,有的在里弄中唱,这深沉动人的歌声,几乎飞遍了上海的各个角落。

一天清晨,黄苏英坐在冼星海的旁边,看着儿子香甜地它粉面条,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时,在四川路居住时的一个邻舍找上门来,说是给儿子娶媳妇没有钱,希望先老太太积大德帮几个钱。黄苏英深知穷人的日子难过,如果再碰上婚丧嫁娶这类事,非要欠下一辈子还不完的伏不可。她二话没说,慷慨地送了一笔钱,把昔日那位穷邻舍打发走了。可是, 由此也勾起了黄苏英的无限心事。俗话说得好,做母亲的有着操不完的心,给儿子找媳妇,为女儿说婆家算是一等重要的事。七八年前,她为星海选的三妹出嫁了,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创侃星海回国以后长时期的失业,提亲说媳妇的事, 当然是谈不上的。尔今大不相同了,星海已经成了上海知名的作曲家,有了不错的事由,可观的收入,也有了这样宽敞、舒适的住房,是到了给儿子说媳妇的时候了。不久以前,她有意把这桩心事告诉过李慧:

“人过三十日偏西,弄不好啊就要打一辈子光棍!”李慧笑着说她这是老思想,老眼光,现在讲男女自由恋爱,用不着她再操心。接着,又满有把握地说:“大妈!星海哥是先立业、后成家,喜欢他的姑娘多着呢!就是到了四十不结婚,还会有大妈喜欢的姑娘送上门来!”黄苏英听后放心了。不知为什么,三妹在她心里的位置,又被李慧占领了。可是当她想到李慧的话,以及三妹这门亲事的后果,又伤心地摇了摇头,暗自说:“我不管了!……”今天,她再次勾起想当婆婆、抱孙子的心事,独自想了想,看着陷入沉思的儿子,小声问道:“海仔!你有女朋友了码?”

“嗯,嗯……有了……”

“我见过她吗?”

“没、没有……”

“快把她带到家来,让阿妈也高兴高兴,”

冼星海终于从沉思中醒来,很是不自然地笑了,难为情地摇着头说:‘阿妈里我、我是在和你说笑话哪,你怎么就当起真来了呢?”

“什么?!你、你是在说笑话?……”黄苏英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近似自言自语地说:“不是说笑话旦当妈的最了解你,刚才你说话时的眼神告诉了我,说得全是真话!”

黄苏英的感觉是完全正确的。 当她在一心一意地想着当婆婆抱孙子的时候,冼星海又想起了远在巴黎的露易丝。当他完全清醒之后,又不愿意把这埋在心底、难以有结果的爱情告诉母亲,所以只好难为情地否认了。慈爱的母亲却从这苦笑声中,觉察到了儿子内心的隐痛。她怕再引起儿子的烦恼、优伤,端着饭碗走进了厨房。

过了一阵,冼星海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了。他拿出田汉改编的《复活》剧本,又开始集中精力为之谱写插曲。他虽然离开露易丝一年多了,但是他有很多习惯还保持着,如作曲时爱吃糖啦。今天,他又去伸手打开糖盒子,可是里边却空了。他抬起头,看见母亲提着菜篮子,正准备上街,忙笑着说:

“阿妈!上街再买些糖来吧。”

“好吧。”黄苏英收住脚,半开玩笑地说:“海仔!你说过,一斤糖能写出五首救亡歌曲。今天,阿妈给你买一斤巧克力,你能写出多少歌曲来?”

冼星海指着桌上的《复活》剧本,认真地说:“这是田汉先生改编的话剧,近期就要上演,我必须尽快地赶写出全部配乐。”

“好哩!我给你买塘去,可别误了大事。”黄苏英刚走两步又停下来,迟疑了片时,才郑重地说:“海仔里妈想了好一阵子啦,觉得这件大事还是提醒你一下为好。”

冼星海看着每亲忧虑的表情,茫然地问:‘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啊?害得你考虑了好一阵子?那就快告诉我吧!”

“好!我说。海仔!你都是三十多岁的人吐计可不能老是写啊写的,连成家的大事都忘到脑后边不管。”

“阿妈里这事不用着急。”

“你不急,我可急!”黄苏英生气地说,“你乔哥从美国回来以后,连孩子都有了里可你……”

“还是不想给你找个儿媳妇,对叹勤”先星海为了宽慰母亲,半开玩笑地说:“这事急不得:俗话说水到渠成嘛。说不定有一天啊,就会有人上门来认婆婆的。”

黄苏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碑,提哲菜篮子走玄。刚一打开屋门,一缕亲切、悦耳的歌声从前方飞来。她循声望去,只见穿得格外摩登的易青萍,左手拎着那补洋气的小挎包,右手捧着一束鲜花,步履轻盈地走来。她本能地转回身去,生气地说:

海仔!象这样轻浮的歌女,有一千个送上门来认婆婆,我也不要!

冼星海被母亲生气的话语逗笑了。他附和着母亲的话音赞同地说:“对,对,不要……阿妈,快上街去吧,晚了连东西也买不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