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必须死

3

字体:16+-

这段辛酸而又美丽的建岛史,经过几代人的演绎后,成为岛上的经典传说。没人怀疑真假,尽管再也没人见到凤凰。

有人说,凤凰带领我们的祖先找到这块岛屿之后,展翅而去,接着去度其他不知道方向的人们。也有人说,凤凰就在岛上的某个角落栖息,甚至经常在我们的头顶飞翔,只是我们没有了祖先的慧眼。还有人说,凤凰可不止一只,它们长得辉煌,飞得夺目,生而耀眼,涅槃灿烂,我们凡人肉眼,只能数千年一见。由此可知祖先的造化,因此祖训要我们时时谨记珍惜。

不管怎么说,凤凰岛由此得名。靠岸后,有人主张先开个会,再来决定何去何从,更多的人主张先把肚子填饱。因为带头逃亡的人早已死光,所以,没有一个人的声音能够盖过大家肚子里的咕咕乱叫,于是,众人四散分头,先找到吃的再说。

有人掏出罗盘,明白船靠在了岛的南端。这里遍地奔跑着从没见过的动物,看到人就扭头钻到密林深处。遍地生长着从没见过的植物,上面挂满色泽妖娆,从没尝过的水果。开始没人敢吃,有人想摘,有人有气无力地劝说别摘!你不知道吗?越好看的东西越有毒。”

大家纷纷把果子塞到了自己的嘴巴里,边吃边说毒死也比饿死强。”可到最后也没人被毒死。

有东西充饥,力气慢慢回到身上,大家的考察范围越来越大。

在每个夜晚快要来临的时候,四散考察的人回到靠在岸边的大船,借着冉冉篝火和皎洁月光,纷纷宣布自己的发现。

就这样,祖先们对凤凰岛的了解与日俱增,大家发现,凤凰岛南北两端天壤之别。

岛南海碧天蓝,河流纵横,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四季如春,昼夜温暖。祖先们一致认定,这里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他们从此以南岛为乡,伐木为屋,砍藤做床,汲流而饮,撒网而渔,织布为衣,植种为食。

南北之间,岛被一座山峰隔断。

与岛南相反,岛北却是极寒之地,或者可以说,整块岛北就是一块纯净的巨型冰块。黑风卷着白雪夜夜怒号,寸草不生,人迹罕至,乌鸦成群号叫飞过,突然扑啦啦成群落下,见过的人说,就像一群苍蝇突然一起叮到姑娘雪白的肚皮上。

眼看着副船长一天一天烂着,眉眼都要看不清楚了。孙先生再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置副船长的尸体。副船长振聋发聩嘶喊凤凰的声音在会上众人的耳边响起。大家纷纷说,没有副船长,就没有凤凰岛。绝不能简单依照中原风俗,挖个坑把副船长一埋了之,我们希望副船长永生。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岛北。

既然没有棺材,大家决定干脆让船长走得更干净一些,衣裳也不要了。大家扒光了副船长身上残破的衣裳,从奔流的溪中汲水把他擦洗干净。然后,挑选了八个最为高大的年轻男子,抬着一丝不挂的副船长走向岛北。

队伍越过中央的界山,到达岛北。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岛北的天空,当他们回想起越过南北界线时候的感受时,他们说,仅是迈过一个山腰,感觉如同向死而生。

队伍来到岛北中央,小伙子们把船长轻轻放到冰上,信念顿时和冰一样透明。凤凰岛的先民们站在冰上,第一次觉得死并没有那么可怕。

副船长躺在冰上手脚方正,众人离开几个时辰以后,尸体便冻在冰中。从那以后,岛南有人死去,人们便会穿起棉衣,把尸体抬到岛北,浑身**,放在冰上。凤凰岛上从此只有冰葬。

冰层逐年加厚,尸体在冰中层层叠叠,好像倒长的人肉楼阁,日子久了,岛北成为巨大的冰坟场。凤凰岛世世代代死去的人至今在冰中栩栩如生。走在冰上,低头望去,可以看到每一位祖先深埋的面容,他们的身体近乎透明,蓝色血管穿行在白骨中间,像一棵棵树长在冰中,若隐若现。

那艘倒霉而又幸运的大船成为岛的圣殿。

在孙先生的倡议下,一百五十个人用了三百六十天,把大船安放在凤凰岛南北两端之间大山的峰巅。围船建了一座庙,名叫“朝凤宫”。船在庙间,庙面岛南,风和日丽,庙背岛北,冰天雪地。

接着,有人在岛上的密林中发现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孙先生拄着拐杖被领到树前,他摇摇晃晃地走了半个时辰,才绕树一周。孙先生点着头说凤凰择梧桐而栖。看样子,这棵梧桐有上千年的岁数,实乃神树。”

众人拿来刀斧,砍下梧桐树最小的一棵分枝,依据孙先生的亲见口授,雕成一对凤凰,供奉在朝凤宫大堂正中。世代膜拜,累积成教,全岛信奉,名为“凤凰教”。这些传说和祖先们的言行被记述到一本薄薄的册子里面,人们称之为《凤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