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掩饰不住地现出震惊的表情。
根据牛强的供述,在高考之前,就有人为作弊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们组织了一个由高中各科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组成的答卷组,在考场外集中,待牛强身上的摄像探头将试题传回后,立刻组织答卷,然后,再将答案通过手机短信传给牛强等考生。
太不可思议了。
不可思议,可确实是真的,牛强一字一句,交代得清清楚楚。
胡学正和缓地:“这回还贴边,继续往下说,是谁帮你做这一切的,我是说,谁提出把探头放到你身上,又是谁组织老师们在考场外做答案的?”
牛强:“这……是戴副校长……”
戴副校长?!
终于,有人显露了出来。
李斌良眼前一下浮现出戴副校长的形象,五十出头年纪,一副谦恭的样子,跟自己说话时,问题试试探探、怯生生的。还以为他是这种性格,原来,他是害怕公安机关发现他干的事啊。对了,就是他,召集接受调查的老师和学生开会,叮嘱他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要维护学校的荣誉……还有,华自安逃跑后,他向自己提供,他可能去了大学……现在看,他是想把侦查引向岐路……
现在,没有时间深究这些,眼前的牛强需要认真对付。
牛强继续交代着:“……我都是照他说的办的,不过,这和我舅舅无关,我舅舅不知道这事……”
假话!如果不是蒋副市长,为什么摄像探头要安到你牛强的身上?发生这种事,你能不对身为主管文教的副市长舅舅说?看来,牛强现在是舍卒保车,不,是舍车保帅!
不过,现在,这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可以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的高考集体舞弊案件,如果查下去,不难水落石出,谁该负什么责任负什么责任。
现在,突破口已经出现,它在戴副校长身上。
这一点,和钟老师提供的情况是吻合的。
当务之急,是找到戴副校长,对他进行突审,扩大线索。
将牛强送回监舍后,沈兵着急地向李斌良提出这一点:“李局,咱们趁热打铁,马上找到戴副校长,打他个猝不及防!”
李斌良知道沈兵说得对,可是,他一时下不了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关法规还明确规定,党和政府也多次提出,公安政法机关独立办案。
可是,李斌良要对涉嫌犯罪的戴副校长进行讯问,却感到十分为难。
因为,戴副校长是副科级干部,虽然在任何文件、规定中也找不到这样的规定,可是,李斌良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非常明白,一个县级市的公安机关要对一个副科级以上的干部采取强制措施,必须请示市领导同意。
那么,请示的结果是什么呢?
如果领导不同意,你就不能采取应采取的措施。
现在,李斌良要传讯戴副校长,如果请示市领导,会是什么效果呢?
两种可能:一种是同意。那就都好办了。可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不同意。而这种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前者。而且,你请示后,不但没得到批准,还走漏了风声,即使终于有一天同意你采取要采取的措施了,恐怕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怎么办?天已经亮了,李斌良还在思考。
沈兵急得在李斌良面前转来转去:“这……李局,这种时候,你不能再犹豫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咱们所有行动在天亮后都会传出去,人家就有准备了,那时,做什么都晚了。”
沈兵说得对,是该下决心了。可是,胡学正在旁提醒着:“李局,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我们倒没什么,现在,你可是关键时候……”
李斌良一下被提醒了。是啊,自己正在关键时候,在可能被提拔为江泉市公安局长的关键时刻,如果你一意孤行,得罪了市领导,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可是,另一种想法也在心中生起,并深深刺痛了他:李斌良,难道你是那种人吗?是那种把官位看得比法律、良知和正义还重的人吗,如果是那样,你还配当这个公安局长吗?即使当上了,你还能正确地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吗?想想吴颖,霍涛、高寒、郝柏生他们还有钟老师吧,想想那些因为贫穷、因为被牛强这种人挤掉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而甚至丧失一生的青年学生们吧……
李斌良在承受着煎熬。
苗雨的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斌良,我知道你的内心在想什么,下决心吧,不然,你的心一辈子也不会得到安宁的!”
是的,是这样,苗雨说得对,如果,自己如果妥协了,这起案件没能查清,自己真的会一辈子也不会心安的,比起心灵的安宁,哪个更重要呢?
他终于下了决心,不过,还是询问了一下胡学正和沈兵:“哎,如果我们不请示就传讯戴副校长,有没有什么违背法律规定的地方?”
沈兵:“没有,哪有这一条,公安局传讯个副科级干部必须请示上级党政领导?哪儿有这一条?”
是的,是没有。
李斌良看向胡学正。
谨慎的胡学正认真想了想,也摇摇头。
李斌良:“那就好,马上传唤戴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