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和現代一樣,特別注重學曆。
在明朝,秀才考中舉人後,一般還會努力去考進士。進士們見麵,當不談公事的時候,他們首先就會聊起出身這個話題,類似於現在問畢業學校和學曆。舉人是沒有資格或不太好意思去湊進士們的聚會的,即使這個舉人的官位很高也無濟於事,這就類似現在開口問學曆,他是北大,我是清華,你看一說我是財院畢業的,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中國人重文憑,重學曆,不是明朝才有的,其實早已有之,至少隋唐時期就有例子。
有個叫薛元超的,唐高宗時期的中書令,也就是宰相。他頗具才幹和才華。有一回唐高宗說:有了薛元超在中書機構,其他人也就多餘了。唐高宗離開長安去洛陽,還特意留薛元超在長安輔佐太子。
這麽一個位極人臣的事業成功者,卻常常心懷不足,有一回對左右說:“哎,雖說我榮華富貴,卻有三樁遺憾。第一,雖然做宰相,卻不是進士出身;第二,老婆不是貴族出身;第三,不能參與編寫國史。”三大遺憾中,把不是由進士出身擺在第一位。因為薛元超在朝當官是承襲父親勳位而來的,也就是說,薛丞相是頂職上來的,不是考上來的。所以薛元超對自己不能由科舉出身而耿耿於懷。學曆在當時天下人的心目中可謂重矣。
做大臣的如此,甚至連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這種心理。隋朝開創了中國科舉取士的局麵,將其擺到了很高的位置。隋煬帝有一次對大臣們說:“我的學識才華,不比你們差,哪怕參加科舉考試,也能奪第一名,也是應該做天子的。”瞧瞧這語氣,似乎不拿到進士這張文憑,連做皇帝都名不正言不順。
有人問孟子,百裏奚是通過養牛做奴仆的手段認識秦穆公的嗎?孟子很生氣,說:百裏奚靠的是真知灼見打動秦穆公,他那樣的人怎麽會通過那樣的手段去結識秦穆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