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裏士滿不信這個邪,他組織了六個整編師12萬的戰隊,在東西兩線發動進攻,希望可以將戰線從三六線附近再往北推進一些。
他將這一次進攻稱之為“巨人行動”。
隻不過,同盟軍的進展並沒有像裏士滿想得那樣順利。
此時已進入4月,正值半島的雨季,泥濘的地麵導致機械化戰隊根本無法在公路上順利前行。
可此時民兵的戰略方向已經完全從運動戰轉變成了塹壕戰……大量的永備工事和碉堡群,令同盟軍毫無突破的可能。
此時的張航,親近前線,在龔州召開了民兵高級指揮官參加的擴大會議。
與會人員除了三個軍的最高指揮官,還有提升為第4軍軍長的冰人,以及第5軍軍長,加入民兵戰隊序列的前同盟軍高級指揮官,道格·沃克。
在場的還有很多人,張航並不熟悉,仔細一看,他們都有著黃色的眼睛,還閃著光,這是新一批的智能人士兵,不,智能人指揮官。
張航看著壯大了不少的指揮官隊伍,高興地說:
“半年多了,終於可以打一場富裕仗了。”
他的心情自然有了好轉……新組建的第4軍和第5軍全部由智能人士兵組成,加上原來參戰的三個軍以及後勤戰隊,智能人士兵的比例都超過了60%。
這意味著,民兵在半島投入的兵力,已經多達18萬人。
這個數字,同同盟軍的22萬人相比,已經相差不多。
前線的戰士們英勇作戰,沒有讓同盟軍更進一步,而對春季攻勢的討論,也擺上了台麵。
“既然同盟軍沒有和平的意願,那我們就陪他打下去。”
雖然“新基地”這邊已經釋放了和平的信號,但顯然對方並不接招。所以在戰略選擇上,前線指揮部的參謀們做了多個準備。
一是放同盟軍深入到三六線以北以及三七線附近,這樣的戰線狀況便於民兵在一定的範圍內繼續穿插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