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全传(全集)

字体:16+-

武藏在这种场合眼底浮现不动明王形象,并非以今夜为始。持剑有如狮子奋勇迅捷的不动明王像,似为武藏所喜,故常常浮现眼底。而且每次不动明王的架势都不相同。

这晚,武藏眼底浮现的不动明王形象,是踏出一只脚,剑架双八的立像。

“唔,就是这个。”武藏自语。

据佛说,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为降伏一切恶魔烦恼而变化,现愤怒形象。然而,若爱真理,达于悟道之境,人所向往寻求的便是力与智。显现于形的也就是不动明王像。

武藏不像一般不动明王信仰者那样,将此像作为信仰的对象,而是以一种表现这种精神的艺术品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形姿。他觉得,目前所见的不动明王形象才是自己追求的理想。

“我有我的不动明王。就是这样。”

武藏这么一想,即提笔速写浮于心眼的这具不动明王像。可是,只用笔速写,他并不满足,从次晨起就开始雕刻。

跟其他艺业一样,雕刻,武藏也是无师自通的。他是天生的工艺家,加上在京都时的所见所闻,刀的运用自然合乎艺法。

经过几日的精进努力,武藏已雕成一个不动明王像,放在客室的壁龛中眺望,自觉所雕甚佳。一般不动明王像,无论立像或坐像都不是弯肘高举刀剑,做势欲砍的架势。

武藏的不动明王却是右脚踩前一步,剑架双八,作势挥下必杀之剑的瞬间形象。这是酷似武藏一生都在战斗的表现。

一天,一个名叫知应的禅僧来访。引进客室,武藏出见,原来是位年四十二三岁完全陌生的和尚。他极其亲切地望着武藏。

“宫本先生,久违了。我想,先生大概忘了……贫僧是以前侍奉寒池和尚的沙弥。”

武藏听了,瞪目以视。

“寒池和尚!云严寺!没忘。哦,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师傅已经在十三年前归西了,现在由贫僧继承衣钵。先生入肥后时,本想来探望,终于没有机会,实在抱歉。”

武藏也亲切地说:“哦,我也想去朝香,却因事拖延至今。和尚去世的消息,我也听说了。他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是。先生,今年是先师十三周年忌,恕贫僧冒失,祈请参予是幸。”

知应和尚请求武藏参加法事。

武藏欣悦地接受知应的邀请,决意去参加寒池和尚十三周年忌。武藏喜爱岩殿山,绝不虚假。

这并非只是值得回忆的地方,他非常喜欢该地的风光。山深抱谷,白云低迷,俯视大海,远眺岛原的温泉岳,岩殿奇岩上的风景,武藏心许为天下第一。但是,自从他勇敢跃入红尘以后,就再也没来过。

知应邀请武藏参加法事后,看见放在壁龛上的不动明王像。

“哦。”知应瞪目惊问:“谁的作品?”

“在下所雕。”

“哦,先生的……”知应看看武藏,又望望不动明王像,说:“据先师口授,武藏这位兵法家,生下来就拿着不动之剑,这的确是不动……”

“哈,哈,哈。雕得如何?”武藏笑问。

“为了好看,不动明王本是不能拿剑的。若说是降魔剑,那么,不合兵法就不能斩魔。这不动明王的架势,可视为二天一流的秘剑……”

武藏显得很意外。

“呵,真不好意思。在下心中正有此意……知应师傅,僭越之至,我想把此像献给寒池和尚,请笑纳!”

“噢,这是最好的供奉。先师想必高兴。知应谨受,奉置佛坛。有此像在,任何恶鬼必不敢近岩殿山。”

知应和尚把佛像包好,负在背上,兴高采烈地回山去了。

这座不动明王像现在是云严寺镇寺之宝,安置寺中。虽是奇风异彩的不动明王,但无论就作品气魄或雕刻的浑伟而论,乍见之下即已浮现出武藏的精神,可称稀世的杰作。

这木像现在已有部分破损,过去曾拟请高村光云(4)修复。当时,高村光云一见即感叹良久,说:“若由我们凡俗之手修复,反有损原作尊严之虞。”

他遂辞而不受。

言归正传。知应来访后过了十多天,寒池和尚的十三周年忌在云严寺举行,武藏依约参加。

三十年未见的岩殿山,武藏重临,更觉属意,心中暗自决定要以此为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