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勝清·宮本武藏後傳(套裝共2冊)

宮本武藏,4 代序

字體:16+-

“人與劍”至“劍與禪”的人生體悟

如果,你喜愛米開朗琪羅,你不會隻想欣賞他三十七歲時所畫的《創世記》;如果,你喜愛歌德,你不會隻想讀他二十五歲時所寫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一個人曆經少年、壯年、老年,生命的開闔擁有不同層次,對於我們喜愛的人,我們不會隻想知道他生命的片段。

日本十七世紀的“劍聖”宮本武藏,由一名野武士變成打倒六十六位高手的劍客,更在嚴流島之戰打敗勢均力敵的佐佐木小次郎,達到劍術的高峰!而他在嚴流島之戰以後,生命又將何去何從?他與阿通無可言喻的深刻情感,究竟如何發展?他終於可以以劍攝禪,達到圓明的境界嗎?認識一個人不能僅止於他的前半生,因為生命是無從切割的。吉川英治成功地描繪宮本武藏的前半生,卻讓喜愛此傳奇人物的讀者有故事未竟的苦惱。而小山勝清讓宮本武藏再度“複活”,提供我們認識宮本武藏後半生的機會,看其堅毅、刻苦的精神如何貫注於“人與劍”,再至“劍與禪”的生命體悟中。小山勝清提供我們的不隻是文學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洗滌。

別具一格的武俠世界

在華人世界,讀武俠小說不會錯過金庸與古龍的作品;在日本,讀武俠小說更不會錯過吉川英治與小山勝清講述的宮本武藏傳奇。日本作家小山勝清呈現出有別於中國武俠世界的描述,將武者的武、武士道精神與小說結構三者綿密結合,再現日本“劍聖”宮本武藏凜然不屈的一生。

中國武俠小說宗師金庸的作品呈現的是為“正義”目標奮鬥的俠義世界,以及見義勇為的大丈夫典範;而日本的武士風格卻著重於自我武道的修持,繼之向外尋得侍奉主君的機會,如宮本武藏潛心修行劍道,創設二刀流,而後發展忠主之基業。對於忠心侍主,日本武士不惜犧牲性命作為回報,即使那主君是暴君,也不問情理地追隨。隻為盡忠報答主君,如此的風格正足以展現當時武士道的精神——堅毅、刻苦、忠誠、實事求是,和讀者熟稔的中國武俠世界是有所分別的,成為別具一格、內修外展的武士風貌。小山勝清根據曆史事實,重塑一個新生的宮本武藏,挖掘貫穿數百年的大和武士道精神之餘,更呈現深層的日本民族文化。

上一頁